重病王伟和他的几十个学生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伟虽然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母亲魏秋菊与邻居扶王伟起床。
     刚看到王伟时,记者很震惊,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他,只有脖子及以上部位能动,每说一句话都很费劲。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连生命都勉强维持的人,却是一帮孩子们的老师。在他周围的孩子们学习是那么认真,比记者见过的任何一个辅导班上的学生都要认真。
  文/片 本报记者 高梦超
◆轮椅上完成大学学业◆
  王伟出生在博兴县曹王镇老官村,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就在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突然患了精神病,住进了医院,此后,这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母亲魏秋菊的身上。老实本分的魏秋菊除了种着家里的六七亩地之外,没有别的收入来源。
  勤奋上进的王伟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迈进了大学。22岁时,王伟还在鲁东大学上大二,优秀的他一直是班里的班长。然而也就是那一年,在他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时,噩耗降临了。王伟发现自己的身体不适,双腿变得无力,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他辗转烟台、济南、石家庄等地寻访看病,最终被诊断为“神经性肌肉萎缩”。
  这是一种类似帕金森综合症的怪病,患者会逐渐丧失肢体远端痛觉与温度觉,然后往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直至器官,并频繁发生感染与骨髓炎。在国内尚无好的治疗方案,医生也只能建议王伟用药物减缓病情恶化的速度。没办法,王伟只能靠药物来延缓病情。后来在北京看病时,医生告诉他可以尝试一下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或许有效,但在高昂的医药费面前,他不得不选择了放弃这个机会。
  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老师和家人都劝王伟退学回家休养。可是也许王伟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知道自己一旦离开了学校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果断选择了坚持上完大学。每到寒假暑假,大家都在开心的度假时,王伟却在辗转各地看病。为了能向其他同学一样去教室上课,一开始他自己借着自行车来维持平衡,往返教室和宿舍之间。后来,无法使用自行车后就改用双拐。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后,双拐也已经不能支撑他的身体了,最后只能坐轮椅。可是坐轮椅之后如何上课,如何回宿舍也成了他面临的大难题。为此,王伟只好把宿舍从6楼搬到了1楼,不能往返两个校区就从原来宿舍搬出来借宿图书室警备员的房间。走得动的时候就去教室听讲,实在没办法就借同学们的笔记在宿舍自学。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毅力,王伟终于拿到了毕业证。
  就在王伟患病后,母亲为了照顾他,这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也断了。
◆“这些学生,都懂我”◆
◆连着呼吸机辅导学生◆
  毕业后,因为病情缘故,王伟不得不在家休息。但就是在家呆了半年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一点。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伟就着手办起了辅导班。
  在王伟有了自力更生的想法后,娘俩就搬到了县城里,租了一间房子。
  走进王伟的住所,维持他生命的那台呼吸机格外显眼,尽管生活艰难,坐在轮椅上的王伟脸上仍然挂着笑容。在那间不大的屋子里,摆着几张书桌,还有7个初中生在认真做作业。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家里除了几张书桌外,竟然还有一台打印机。经询问才得知,这台打印机是王伟用好心人的捐款换来的,用来给孩子们复印试卷。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吃药都快负担不起的人,究竟是用怎样的心情才能做到这样。
  躺在轮椅上,连着呼吸机,每说一句话都显得很吃力的王伟,在交谈过程中,努力想要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同时,虽然王伟自己不能行动,但是他是有感觉的,每隔10分钟左右,就要人帮忙翻一次身。
  “刚得病的时候,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我就想,我不能闲着,要让自己忙起来,一方面我的生活能过得充实一点,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为自己挣个救命钱。于是我就开了这个辅导班。一直以来,我和我妈相依为命,我离不了呼吸机,自己又不能动,要是呼吸机突然没电了或是坏了,那么我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我妈一刻都不敢离开我。只有孩子们来的时候,我妈才能休息一下。”王伟边说着,边看了一下正在写作业的孩子们,“跟他们在一起,即使忙,那也是快乐的,起码证明了我还有用。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学生们变得更好、更优秀。”
  “刚开始来的学生不多,后来经过一个寒假的辅导,孩子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这样有了口碑。寒假过后,我这里一下子就来了80多个人呢,那个时候真是既忙又开心啊。”王伟自豪地说。
  可能是因为患病及带着呼吸机的缘故,在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有好多话,王伟都说不清楚,很多时候,记者都要重复好几遍地问他。就在记者与王伟交谈过程中,有一个男生会不时走过来给王伟挪动身子。原来,虽然王伟的身体不能动,但他是有感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别人帮忙翻身换个姿势。后来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每到需要翻身的时候,王伟都会叫一下学生的名字,而听到自己名字的学生就会自动过来帮忙了。
  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时,王伟笑着说:“虽然我说话不是很清楚,但他们都懂我。我一张嘴,他们就知道我想干什么。跟我时间最长的有一年了,我们感情都很好,共甘苦嘛,这是最幸福的日子了。”
  “我想把我的学生们都送进高中,然后送入大学。我是过来人,我很清楚上大学跟不上大学的区别。”沉默了一会,王伟接着说,“不论如何,我会尽我自己的能力去教他们,他们还小,需要有人督促着才学得进去。像是选择题,即使他们选对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会还是蒙的,所以一般我会要求他们写上过程,也好让我知道他们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
  “刚开始来上辅导班的时候,我也只是好奇,好奇他到底能不能教得了我。但和他相处了三个星期后,我是从心里开始佩服他了。”一个跟随王伟学习了一年的学生说,“老师虽然身体不能动,但是他头脑很灵活,教我们时也很负责任,很严格,只要我们有不会的题或是没做完作业,他是绝对不会让我们走的。从老师身上,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他的坚强,乐观,积极的态度,都很让我钦佩。”
母亲魏秋菊:“我愿用我的身体拯救他”
  初见王伟母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个被生活所累的母亲。她紧皱着眉头,满脸沧桑。“你来了呀,快坐吧。”见到记者后,王伟母亲赶紧打了声招呼,随后,当记者问到她年龄的时候,这个满脸沧桑的女人竟然低头想了一会,“可能是53吧,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1961年的。自从王伟得病后,我的记性就越来越不好了,每天忙忙碌碌的,哪还有工夫去想这些问题啊。”
  没过多久,原本躺在床上的王伟就要起来了,坐到轮椅上,准备等着孩子们的到来。魏秋菊说如今自己一个人已经抱不动王伟了,每次起身都要邻居帮忙,正说着,邻居来了。她们两个人配合着,一起很费劲地将王伟拖到了轮椅上。
  刚坐在轮椅上没多久,一个学生和他的妈妈就来了。来到王伟家后,学生家长就开始拾掇炉子,倒水给王伟洗脸,一切的动作都是那么熟练。经询问才得知,原来,学生家长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王伟家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多亏了这些邻居和家长,学生们的帮忙,要是没有他们,我们娘俩支撑不到现在。”魏秋菊感激地说,“从王伟患病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多亏了好心人的帮助,我们才到了今天啊。”
  “王伟从小就是个好孩子,虽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那时生活还是可以的。王伟考入大学后,我就想着终于看到希望了。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啊。”魏秋菊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到,“他最严重的时候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了40天,出院后我俩仅剩4块钱。没办法,我一天就只吃不到两个馒头,给王伟吃两个5毛钱的火烧。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终于我们挺过来了。”
  与记者交谈过程中,魏秋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想给他看好病”。“这么多年了,即使再艰苦,我也从未想过放弃他,我想给他治好病。每天晚上,大概每隔一小时我就要给他翻身,有时真是困得起不来。”说着,魏秋菊又哭了,“不管多累,我还是想给他治病。我本身就有哮喘,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是我不会放弃,我愿意用我的身体换取他的身体,我有这个决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