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患病毒性脑炎命悬一线
经医生全力抢救终痊愈出院本报记者于鹏飞通讯员常永亮马军徐雯雯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时就是想试一试,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现在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了,真的非常感激你们。这次非常感谢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有“120”急救中心的医生护士们。他们真是待我们如亲人,孩子能有今天,多亏了医护人员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日前,一位9岁患者的父亲如是说,他给莱芜市人民医院送来了三面锦旗,以表达对医院的感激之情。
  是什么让患者家属做出如此的举动?“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家住莱芜市钢城区周先生的儿子小向晨(化名)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脑炎,由于病情危急,先后在济南、北京的几所大医院治疗长达近一个月,没想到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无论是省城专家还是北京专家均表示孩子没有大的起色,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直接建议家属放弃治疗。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孩子的父母,哪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离他们而去?绝望之余,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北京转到了莱芜市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
  初来ICU的时候,小向晨持续高烧昏迷不醒,尽管镇静药已用到了最大剂量,却还是控制不住他持续的抽搐,生命体征只能用呼吸机来勉强维持。针对这一严重情况,市人民医院ICU主任段崇浩、护士长杨兴菊立即召集科室相关人员制定了周密详实的诊疗及护理方案,由于小向晨全身水肿、蛋白偏低且抽搐不止,外周静脉打针和中心静脉置管都比较困难,输液打针成了问题。为此,他们及时联系麻醉科给小向晨置上了中心静脉置管,彻底解决了打针输液的问题。为帮助小向晨尽快康复,邀请针灸科主任医师刘英才给他定时行针灸、放血疗法,医生护士们特别注意小向晨的观察,“每天第一件事是到小向晨的床前”成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习惯。最终,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再加上医护人员29天的日夜守护,小向晨逐步脱离了呼吸机,并撤走了气管插管,终于能和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了。
  “现在,我也是非常感谢ICU的护士们,她们真是给俺尽心了,孩子哭的时候,她们像哄自己的孩子一样哄他,有时候哄不好了,护士也会陪着我们小向晨一起哭。可以说,在我们孩子身上她们付出的精力和爱心比在她们自己的孩子身上还多。”小向晨的妈妈对记者说,由于ICU的护士们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小向晨都能叫出她们科室每个人的名字。当孩子好了后,再次来到ICU看望护士阿姨的时候,在场的护士看到健康正常的小向晨都感动地哭了。
  “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一般都会留下后遗症,而小向晨没有留什么后遗症,这可真是个奇迹。今天小向晨又来找我给他针灸了,他变得如正常孩子一样,目前他能够自己起床、自己走路,看不出他曾是个危在旦夕的患者。”市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刘英才兴奋地说,现在小向晨定时来他这里针灸治疗,他坚信小向晨会一天天好起来,并对他充满信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