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写信寻找当年同事,希望古稀之年办一次聚会
“这个岁数,见一次就少一次”
2015年01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当年使用过的饭票。读者供图
编者按
最近时光邮局收到了一位老知青寻找昔日同伴的来信。50多年前,他和知青同事们远赴祖国边疆农场,在漫天的风沙下一起劳动,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其中的一些人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直到上世纪返回原籍,之后大家虽都在山东省内,却未曾再见。他盼着,能早日联系到各位济南老同事,在古稀之年举办一次“老知青”聚会。
本报见习记者 王晓莹 实习生 江超
“我们那么多年轻人,一起在新疆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期,现在我想他们啊。”看到本报时光邮局活动后,德州市庆云县的毕福来老人提笔写下了一封简短的书信,并在信封中附上了厚厚一摞穿越了40多年时光的旧物,希望能够借活动找到曾经工作于新疆的老同事们,一起在济南聚个会。
从山东农场到祖国边疆
毕福来生于上世纪40年代,1962年,当时只有18岁的他响应号召,成为了最早的一批下乡青年。“那年5月,我从德州到了无棣农场,那地方在东营的最西边,我就在那参加劳动。”在那里,他还认识了自己此后一生的伴侣——从济南下乡的老伴儿。
虽然日子艰难,但和老伴儿相处的岁月让毕福来感到很开心。“1963年春节我们就结了婚,婚后我们还一起去过她的济南娘家。”1964年10月,老伴儿为他添了个女儿,毕福来一提起来,语气都欢快了许多。
然而,没过多久,随着东营胜利油田的开发,无棣农场被撤销了,而毕福来这些原先在农场劳动的年轻人,就被派遣到了新疆。
“当时我和老伴儿抱着才半岁的女儿,坐上了去往新疆的火车。去年我女儿都已经年满50岁退休了。”说起时光的飞逝,毕福来很感慨。
到了新疆以后,毕福来他们被安排在祖国的大西边——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丰收三场。在那里,他和老伴儿结识了许多来自济南的知青。大家一起在农场劳动,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而又艰辛的二十年时光。
“我们刚到新疆的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那时没地方住,就先把地下挖空,上面搭个顶子,形成一种半地上半地下的住所,新疆那边叫‘地窝子’,暂时住在里面。住了大半年以后,才建起了土坯房,我们才算住进了房子里。”
毕福来说,那时他们的任务是“屯垦戍边”,平时主要就是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种小麦,后来就种棉花。粮食也是每人定量发放,每天每人一斤半粮食。”在信中,他寄来了1966年的食堂饭票。泛黄的纸面上,打下了那个年代独有的烙印。
艰苦岁月中的同事何时才能再聚?
“我信中提到的这些夫妇,都是我和老伴儿在新疆时候一同工作过的同事。我们从十八九岁就在一起,共同经历了那些艰苦的岁月,感情特别深厚。”毕福来说,当年那些同事到新疆时,大多都是十八九岁的年龄,他20岁就算是年纪大的。这些年轻人在边疆的农场中、漫天的风沙下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知青返城高潮,才纷纷返回原籍。
从20岁到40岁,人生最年富力强的二十年都贡献给了祖国的边疆,其间形成的深厚友谊自不必说。可自返回原籍后,大家虽都在山东省内,却未曾再见。
“我信中写的这几对夫妇都是济南人,即便女方不是,也随着丈夫回到了男方原籍。他们都是1986年左右离开新疆的,因为调动手续比较繁琐,我是走得最晚的,1988年才回到德州。我知道他们一定都回到了济南,现在应该也都退休了。”
“一晃30年过去了,自从新疆一别,我们再也没有见过。德州地区的老知青们返城后,曾在1993年和1995年举办过聚会,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济南的老同事们。
他说,去年夏天,还有一对现住南京的夫妇专程到德州看望他。“也是当时农场的老同事,感情可深了。”这些都让他找寻济南老同事的心情愈发强烈。
“我很想念他们,到了这个岁数,见一次就少一次。当初大家都才十八九岁,转眼五十年过去了,现在他们应该也都年近七十了。我知道,如果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他们一定都非常激动,会和我取得联系的。”毕福来特地在信中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他盼着,能早日联系到各位济南老同事,在古稀之年举办一次“老知青”聚会。
当年的老同事:
你们一定还记得我吧。我是1962年知青,由当时山东省牛局长送我们到无棣县农场。由于胜利油田的开发撤销了农场,于1965年4月迁到新疆农场。
后来因为返城高潮,我们先后办理调动、返回原籍,当然,现在都已退休了。
在新疆的艰苦不必细说,我们从20岁左右(最小的16岁)一直到80年代中期相处二十几年,然后又分别了30年的光景。这么长时间未见面,我很是思念,请各位见到这封信后,与我联系。
毕福来笨书
附:他们是张永生夫妇、刘建国夫妇、高振铎夫妇、卞立新夫妇、刘法贞夫妇、张迁连夫妇,还有几位记不清了,因为时间太长了。
毕福来联系方式
电话:0534-322529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