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友
2015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市福泰小学 梁萍

  海子曾说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海子看来,这是他眼中最大的幸福。
  在城市住久了,才明白像海子那种平淡但不乏诗意的浪漫的生活状态是奢侈的,奢侈得令我想都不敢想。我只想拥有一座房子,房子里有一间书房,书房里有一面靠墙的书橱,书橱里放满了书。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会为自己沏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书坐在客厅的落地窗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的丝丝惬意。
  这是我脑中经常出现的一幅画面,也是我认为的幸福。这个理想看起来不难实现,可惜的是,即使不难也难以实现。因为结婚后,毕竟有很多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时间就成了最大的奢侈。
  因此,我才有了幻想中的幸福画面。
  生活毕竟不是一直这么悲观的,虽然那种生活对我来说很遥远,但是之后的“转折”令我感到一丝欣慰,我毕竟在不是十分舒服和优雅的环境中读了大量的书。
  读书对于我来说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主要的是,它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快乐伴随着我成长。它可以让我在喧嚣的都市里获得宁静,让我在疲惫的奔波中拥有适当的休闲,使我在纷繁的思绪中以冷静的头脑处理问题,更可以使我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
  中专的时候,我曾六个学期都获得一等奖学金,那时候一等奖学金不多,只有300块钱,但在我看来,那就是很大的一笔钱。很多同学发了奖学金后都出去吃饭、买好看的衣服,我把所有的奖学金都买成了书。
  终于可以不受约束地读书了,于是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就在底下偷偷地看,我中专三年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用在了看书上,三毛、张爱玲、巴金、冰心、刘墉、叔本华、蒋子龙、林语堂等人的书我都在那个时候读过。曾多次被老师没收过书,视力也随之下降,但那段时间的确是与阅读有关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段。
  看书多了就明白,好文章是需要品的。中专时我不喜欢看《红楼梦》,不喜欢看鲁迅、余秋雨的书,因为看不懂。工作以后才明白,这些书,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读懂的,看这类书,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才可以,否则,就如同不懂茶道的人喝茶一样,认为喝茶只是解渴,而且喝着所有的茶叶都是一个味道。
  看书和品茶其实有相通之处,品茶讲究的是程序,分洗茶、观茶、品茶、回味等几个步骤,尤其是品茶的时候,要先用舌尖舔,感受其甜润的味道,然后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细细品茶的滋味,每一壶冲出来的滋味都是不一样的;喝完以后的回味是最主要的,这时候口中没茶,但心中有茶,即使喝完了仍感觉到茶的余香。
  阅读也是这样,同样一本书读每一遍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收获,我完整地读完《红楼梦》是在工作后的第一年,那年我20岁,当时只看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21岁看时发现那不仅仅是他们二人之间的悲剧,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22岁看时我认真看里面所有描写服饰的内容;23岁时开始分析里面的诗词;24岁看到了里面暗含的政治斗争,直到这个时候,才看出一点道道来,才第一次把这本书和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那段历史联系起来,结果就越看越有味道。
  可惜的是,现在能静下心来真正为兴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每天被手机和电脑包围,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捧一本书用心去体会书中的精彩世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