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在第三届责任市民颁奖典礼现场,与会者将写有爱心寄语的爱心贴贴在展板上,让爱心接力继续进行。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1月22日讯(记者 蒋龙龙) 关心城市发展,做泉城济南的主人。22日上午,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20名责任市民、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1名责任市民特别奖获得者以及20名提名奖获得者受到了表彰。
当天上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李建军,济南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明,济南市文明办副主任展宝贞,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主任赵国钧等省市领导和市民代表杨英顺、陈振汉为获奖者颁奖。
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评选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明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齐鲁晚报联合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协办。
2014年以来,本报“城市良心”栏目共报道典型人物及群体70余个。为了宣传正能量,从2014年12月21日开始,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评选爱心大接力活动走过了泉城广场、世茂广场、火车站、大明湖、名士豪庭等站点。本报还印制张贴了600份海报,宣传爱心。最终,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团投票,组织方评出责任市民和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各10名,93岁高龄的于瑞芝老人荣获责任市民特别奖。
坚持51年为街邻免费理发的邹桂兰、扶起摔倒路人反被讹的于帅……现场播放的责任市民视频短片赢得了阵阵掌声,不少观众在观看视频时流下了眼泪。
身兼医护、管家、保姆、亲人等多个角色,数年如一日守护麻风病人的麻风病医院医护人员,当了12年小巷总理、居民遇难题第一时间向他求助的刘永海……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做出的不平凡事迹同样感染着现场观众。
靠捡菜叶吃、捡垃圾卖钱的于瑞芝老人,22日由于身体不适未能前来领奖,李建军为其亲属代表颁发了责任市民特别奖。
在了解到责任市民和最佳公共服务奖获得者的事迹后,周明非常感动。他说,各位获奖者用实际行动证明,身处普通岗位同样能做出让人感动的成绩。平凡中做到了非凡,理应获得掌声。
在颁奖典礼进行过程中,齐鲁晚报官方微博进行了微直播,让不能到现场的网友、市民一起感受获奖者带来的力量。
现场花絮>>
“玫瑰”之约
1月22日的齐鲁晚报《今日济南》头版,与以往不同,报头上的六朵玫瑰花娇艳欲滴,只要沿报纸左边缘向外卷曲,就是一束代表爱心、正能量的玫瑰花了。
在当天举行的第三届责任市民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介绍说现场的报纸可以折成一束玫瑰花,送给心目中的责任市民时,台下的观众充满了惊喜,迫不及待地开始折起这束“报纸玫瑰”。
“送出的不仅仅是报纸玫瑰,还是一份真情、一个榜样、一份敬佩!”来自山东政法学院的大学生小贾,现场把手里的玫瑰送给了脑瘫女孩张心怡的班主任李桂荣老师。小贾说,张心怡的同学陪着心怡在操场上练爬的场景,让她十分震动。同学们与心怡之间纯真的感情,老师慈母般的爱心,心怡母亲与老师那真情流露的一个拥抱,都让她湿润了眼睛。
山东协和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孙瑶,则把这束玫瑰留给了自己,“想让这束花变成一个激励,让我时时刻刻记着白衣天使的责任。”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孙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历下区人民医院天使志愿者团队的无私、麻风病医院11位医护人员的大爱、医生闻刚的舍生取义,都让孙瑶更深刻地体会到医生、护士肩上的责任。
获评本届责任市民的秦国庆收到了20多束“报纸玫瑰”,市民陈先生就是其“粉丝团”中的一员。对于秦国庆,陈先生最想说的两个字就是“佩服”。“工作三年,帮助两百多名流浪者找到了自己的家,只通过口音和模糊不清的地点,就能找到流浪者的家,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啊!”陈先生说。 本报记者 崔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