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去年水产产量240.2万吨
至2017年,将初步形成远洋渔业等为主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
2015年0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22日讯(记者 刘洁) 22日,记者从威海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获悉,威海2014年实现水产品产量240.2万吨,可满足820万人的粮食需求,1.3亿人的营养需求。 
  22日,威海召开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强推动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跨越。 
  海洋渔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如何看待海上粮仓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做一个直观的简单计算。”与会的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王守信算了这样一笔账,威海2014年水产品产量240.2万吨,以水产品直接代替粮食,人均800克每天,人均年消费262公斤,威海可满足820万人每年的粮食需求,按照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国人对水产品消费需求人均每天50克计算,年人均消费18.25公斤,威海的水产品可满足1.3亿人每年的水产品营养需求。
  据悉,2014年威海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2020亿元,增长11%;实现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1.4%;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920亿元,增长9.4%,在远洋渔业、海水增养殖、海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海洋综合管理等方面成绩显著。 
  今后,威海将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打造生态良好、布局合理、科技先进、海陆统筹、管理高效的“海上粮仓”。
  到2017年,实现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25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200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初步形成以远洋渔业、养殖增殖业等为主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威海将着力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夹包进来就能干活。”以科技为先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框架,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基础上,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会上,省海洋与渔业厅与威海市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创新发展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列出了23项重点项目,省海洋与渔业厅将从强化海洋科技创新驱动等五大方面,为威海提供资金、政策、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加快威海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跨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