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社区刮起“太极风”
起风者叫李廷海,这位名家是义务支教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海北社区的老人们正在练习太极剑。
     每周一到周六,在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办事处海北社区居委会综合活动室里,总有一群身体健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在一起练太极,他们大多是外地来威海养老的退休老人,年纪最大的76岁。
  将这些天南海北的人撮合到一起的,是一个叫李廷海的武术名家。
成绩斐然 成立两年的队伍不简单
  29日,记者在海北社区居委会综合活动室里看到,在队长李红伟的带领下,10几位身着黑色太极服的队员正在练习吴氏太极剑。
  他们的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显得精神奕奕。李红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海北社区居民,大多是从外地来威海养老的退休老人,听说社区免费教太极,一开始都来凑合热闹,没想到就爱上了太极。如今,他们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50多人,不仅学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今年,还在教练李廷海的教导下学太极刀。
  1月17日,在一个海选达人秀中,海北社区太极拳队的吴氏十三刀获得第3名的好成绩。为在复赛中获得更好成绩,这些天,李红伟等参赛队员每天坚持不懈排练。
  社区工作人员心疼这些老人,李红伟却说:“为了社区的荣誉,为了锻炼身体我们觉得值,虽然累点可是心里高兴啊,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最终比赛中,海北社区队的太极拳、太极剑、吴氏十三刀获得并列第三的成绩。
  海北社区的太极拳队成立时间并不长。2013年创办以来,不足两年时间,成员从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他们练习太极强身健体,还参加各种比赛。在2014年威海市武术协会组织的一场比赛中,海北社区太极拳队参赛人员13人,有10人获得一等奖。
  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跟教练李廷海的努力分不开。
高手指点 太极名师义务支教社区
  说起李廷海,很多熟悉武术、太极的人都耳熟能详,他是大庆人,17岁开始习武,曾学过少林洪拳、长拳。1983年,吴氏太极拳宗师马汉清到大庆创办崇德武馆,李廷海马上报了名。
  他武术功底较好,悟性较高,1984年正式拜师,成为马汉清的入室弟子、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2010年,在第七届中国烟台武术节暨中国传统功夫争霸赛上,他夺得六合螳螂拳、太极梅花螳螂拳、吴氏太极拳、吴氏太极刀四项比赛的第一名。
  李廷海是个“武痴”,他的“太极之路”走得很深,为研究太极拳理论,还创办了《太极文苑》,举办了太极拳辅导员理论培训班和裁判员竞赛规则培训班。
  2012年,退休的李廷海到威海定居,2013年8月,想发挥余热的他到海北社区义教,先后在社区义务开设太极拳、太极扇培训班,深受居民喜爱。除逢年过节到北京和儿子团圆,每周一到周六,李廷海准时带领大家练习太极拳,指导队员。58岁的孟繁燕刚开始学习时,身体协调能力不是很好,李廷海仔细教,没有一丝不耐烦。
插柳成荫 这里太极很流行
  现在,海北社区和周围社区的人都知道,海北社区有个太极拳师,义务教太极拳、太极扇,慕名来学习的居民越来越多。
  李廷海教得认真仔细,学员学得用心,尤其是几个练习勤奋的人几乎成为李廷海的半个徒弟。他们自费置办了服装、扇、剑、刀等道具。
  这两年,他们经常代表孙家疃镇、海北社区参加环翠区机关运动会开幕式,东发老年公寓杯中老年才艺比赛等活动,受到一致好评。
  练拳之余,李廷海经常带学员去爬山或徒步旅行。李红伟说,这里的老人基本上身边都没有孩子,参加太极班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一起互帮互助,生活更充实。
  对海北社区太极班的发展,李廷海有无心插柳的意外惊喜。他希望能让所有的太极拳爱好者,感受到中华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受益。
  这是他的最大心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