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采价员温奎敬:
逛逛市场就知“菜篮子”轻重
2015年0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温奎敬在菜市场向摊贩询问菜价。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摄
     本报记者 杨淑君
通讯员 付红芳       

  CPI数据从何而来?聊城市统计局采价员温奎敬干的就是这份工作。临近春节,蔬菜、年货价格备受关注,温奎敬也格外忙活。
  1月30日,腊月十一。上午9点,温奎敬安顿好自己的生意,便骑上电动车到菜市场采集数据。
  走进市场,摊位旁没几个人。“快过年了,要进的货多,他们去批发市场还没回来。”温奎敬心里有数。
  打开随身携带的价格采集器,调到当天的采集目录,94种商品的价格等待他采集录入。白菜八毛,西兰花三块,上海青两块五,芸豆八块,黄瓜四块,西红柿四块……“这么贵,涨得真多!”温奎敬一边录入摊主告知的价格,一边感慨着年前上涨的菜价。
  温奎敬说,过了腊八,菜价就上来了,牛羊肉价格也涨了不少,但猪肉价格比较稳定。
  自从2005年温奎敬被聊城市统计局聘为采价员,每月逢五逢十,他都会准时到兴华农贸大市场采集价格,当日12点前再把数据发送到国家统计局CPI后台管理系统。
  十年中,为了采集到最准确的一手数据,温奎敬没少动脑筋。农贸市场商品品类繁多,价格随时变化,怎样做到采价准确?“数据必须同质比较,比如鲜菜,我将采价时间固定在上午9点左右。”温奎敬说,为了做到这一点,无论酷暑寒冬还是节假日,都不能随便顺延。
  采价时间长了,温奎敬头脑中建立起一个“价格数据库”,对物价的涨跌规律了如指掌。比如蔬菜,如果第一天下大雨或下雪,第二天价格立马上涨;猪肉则有“涨一年,跌一年,平一年”的小规律。
  这份兼职也给温奎敬带来不少“意外之喜”。他记得,2006年左右,低物价持续数年,人们对CPI几乎一无所知。到2008年,CPI涨幅超过7%。那时候,他提醒一位做投资的朋友抛售手中的基金和股票,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通过CPI数据判断经济形势,从没学过经济学的温奎敬被朋友称作“股神”。他的工作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认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