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感情是“借”出来的
2015年0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吴永亮
  如今,邻里之间常常实行“三不”政策——不知对方姓名,不知邻家几口,更不知来自何方。为此,很多人苦恼过,我也是其中一员。
  大前年,做了很多工作,老母亲才从乡下来到济南,但住了不到一个星期,硬是要回去。
  我问母亲:是我们照顾不好,还是水土不服?
  母亲笑着说:都不是,是你们邻里之间不串门,平日里连个说话的都找不到。
  我又问母亲:不串门的原因是什么呢?
  母亲抿着嘴说:就是相互之间不借东西。
  听了母亲的一句近乎玩笑话,我皱起了眉头。
  我是在生产队里长大的。上工时间,大家一起忙生产;下了工,人们把攒下的劲儿使在少得可怜的自留地上。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家里有粪桶、钉钯等大件农具的就算富裕人家了。在自留地劳作的时候,常常需要相互挪借家什。家里来了客人,更少不了到东家借点油、西家借个鸡蛋。要是逢上个红白喜事,还需要全村总动员,桌子、板凳和碗筷都要借。借了自然要还,还的时候少不了感谢的话语,外加一块喜糖、半碗剩菜、两三个红枣。借来借去,来往就会多,这种来往只会增进感情。感情深了,即便日常有点小小摩擦,也会因此而冲淡不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进了城,后来在城里安了家,于是水泥、钢筋组成的单元房将我们分隔在各自狭小的空间里。住的距离越来越近,但相互间的心灵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单位分房时代,一个单位的同事通常住在一起。由于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间还能打个招呼拉个呱。再后来,人们的腰包鼓得快撑开了线,纷纷奔向起着时髦名字的小区。五湖四海拼凑在一起,更是为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躲进小楼成一统创造了条件。
  对照母亲的话,仔细想想,邻里缺少交流,真有点要怪相互间的不借东西了。城里人家庭虽小,但几乎一应俱全,大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加少有亲朋好友来走动,即便来,也是坐上几分钟就走。另外城里人心理封闭,而且怕给别人添麻烦。于是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大门一关朝天过。
  前年,我搬到二环南路一家新开发的小区。小区内,小桥流水人家,草绿花香鸟鸣。这么好的环境,要是邻里之间常走动那该是一件多么美的事情。我想到母亲的话,于是试探着去做。
  有一天中午,爱人正在厨房炒醋熘土豆丝,突然摇晃着醋瓶子向我下达指令:快去超市买瓶醋。于是我急忙推门而出,恰巧邻居一家打外面回来,我灵机一动,红着脸问道:你们家有醋吗?对方被问得先是一愣,继而狠狠地点点头:有、有、有。当我端着半碗醋出现在爱人面前,爱人诧异地看着我,愣住了……
  下午,我从超市买了一桶醋,准备完成还醋这一艰巨而伟大的任务。耳朵竖了一下午,两次听到动静后急忙出门,却发现是清洁工在打扫卫生。好歹挨到下午五点半,总算把邻居给盼回来了。于是,我端着满满一碗醋,带着谢意送到邻居家。从那以后,缺啥东西,我首先想到的是到邻居家借。邻居家也渐渐适应了,偶尔少个蒜缺根葱,敲门就取。慢慢的,我知道邻居家男士姓刘、女士姓马,小宝宝叫泽泽。渐渐地,泽泽就成了我们家常客,“爷爷”、“奶奶”喊得那个甜,叫得那个响,令楼下邻居们醋意大发,甚至有人羡慕嫉妒恨。这不,去年七夕节,我们两家人坐在饭店一起美食一顿,分享着邻里间那份友好的情意。
  为了邻里和谐,该借的时候大方地开口向邻居借,不需要借的时候创造条件也要去借。借会借出邻里情,还会还来和谐新天地。
  春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开始“借”的行动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