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贼爱泡吧,大货成了“钱袋子”
七名工友瞄准货车油箱和电瓶,仨月作案百余起
2015年0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嫌疑人张某指认作案现场。(图片由警方提供)
  ◥七人作案用的油桶。(图片由警方提供)
     本报2月10日讯(记者 刘腾腾 通讯员 王洪亮) 7名工友经常一起喝酒泡吧,但工资不够挥霍,他们就结伙盗窃夜间停在工厂或路边的货车柴油、电瓶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作案100余起,案值10余万元。
  去年11月中旬以来,李沧警方陆续接到辖区湘潭路附近货车司机报案称,他们夜间停放在工厂、公路旁的货车电瓶或者柴油被盗。民警勘查现场发现,案发地点多为偏僻的城郊厂房周边,被盗车辆有的电瓶固定架被破坏,有的油箱固定装置被剪断。
  通过调取视频监控,警方发现,自去年11月以来,经常有一辆灰色五菱微型面包车在夜半时分自城阳方向进入李沧案发区域,但在凌晨离开时,同一辆车的车牌号却不一样了。民警在仔细研究后认为,车牌最后一位数被人用自制的号码遮挡住了。经查,这辆车的车主临沂人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今年2月4日,民警得到线索,王某在城阳李家女姑附近一网吧上网,专案民警决定收网。王某到案后,很快便供出其盗窃团伙的另外6名成员,截止到2月6日,7人全部落网。
  据7人交代,现年22岁的魏某是团伙的主犯,在2006年他来到青岛打工,期间陆续认识了工友王某、张某等人。几人闲暇时经常一起吃饭喝酒泡吧,但微薄的工资收入不够他们挥霍。于是,几人便在魏某的提议下,在城阳、李沧、崂山等地,以大货车为作案目标,通过砸玻璃或者破坏锁具等方式盗窃车内财物、电瓶和柴油。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作案百余起,案值十余万元。
  目前,7名盗窃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