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重拾浓浓年味
2015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周吴村的锣鼓和秧歌从初一开始,将一直持续到十五。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今年过年真是安静,过年这几天,我不是吃喝聊天就是打牌,带回来的手机、电脑都没用上。”刚刚结婚不久的王女士今年是第一次去农村的婆家过年,由于网络信号不好,王女士的这个羊年春节过得可谓是跟羊一样“安静”,虽然开始不适应,但慢慢地,王女士发现,在网络大行其道的时代,没有了网络反而感受到的年味更浓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王女士带着自己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从滨州来到了惠民的一个小村庄。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信号并不好,王女士在家过年期间不得不“断网”,这让她非常不适应。早已习惯了城里生活的王女士开始遭遇农村地区没有网络、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还没开始过年,在她眼中,热闹的乡村新年已经成了“无聊、没劲”的代名词。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春节也逐渐迈向网络化,尤其是今年,大家都开始微信拜年,发微信红包,朋友圈里大家也纷纷晒他们的新年,可我不仅自己发不了状态,连他们的也看不到,更别说摇手机抢红包了。”王女士说,在农村过春节,最后只能看电视,一个春晚看了好几遍,其他什么娱乐都没有。跟王女士有同感的还有不少年轻人,赵女士也表示,在城市生活惯了,每天通过网络,她和朋友们经常互动交流,或是了解感兴趣的新鲜事。但是回到没有网络、没有娱乐活动的村里,赵女士只能在和七大姑八大姨谈论家长里短中消磨时间。
  由于村里没有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许多人只能靠打牌、玩麻将消磨时间。但几天没有网络的日子下去之后,一些年轻人反而喜欢上了这样“安静”的春节。“没有了网络,我就有大把的时间来跟家人沟通感情,一起包水饺、看春晚,拉家常,也不会时不时地低头看手机,也就更能认真听听家人想和自己说的心里话了。”赵女士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年轻人都认为,没有了网络的春节反而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手机微信、微博等都可以补刷,可这浓浓的年味、深深的亲情,一年就这么一回,只有用心细品,才能真正感受到。”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