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父亲被侵华日军杀害,从此不愿过春节
12岁就开始送鸡毛信了
2015年03月0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晚年的李敬文将当年的抗战经历都记录了下来。
口述人:李敬文
记录人: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2月23日,阴历正月初五,万家灯火欢度春节。只是,86岁的李敬文却悲从中来,他说自己从不过春节。原来,在1940年的正月初五,日军扫荡海阳县留格庄镇窑头村,年轻的父亲也离开了当时年仅12岁的李敬文。
刚过年, 日军就开始大扫荡 在海阳一个村就杀了三十多口人。
“留格庄东北面的唐王山上一股股灰白色烟雾往外冒,紧接着轰隆隆的炮声、枪声像炒豆似的啪啪响。”李敬文回忆1940年正月初三发生的事。窑头村距离留格庄八里路。村民从未听见过枪炮声,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害怕。
直到有从留格庄跑来的难民说,日本鬼子攻打留格庄,像蚂蚁似的向东北方向爬动的东西,那是日本鬼子往烟台拉伤病员的汽车。到下午四五点钟,枪炮声逐渐稀疏并消失,日军占领了留格庄。
正月初五,突然从西南方向涌来男男女女的百姓,一边跑一边喊:“日本鬼子在下河头杀人了,杀了三十多口!”聚集在窑头村村头的村民一哄而散。
“我和母亲、三叔、四叔都藏在用高粱秸做成的廓棚上,唯独不见爹。”李敬文回忆,“过了一会儿,干爹跑到家里来,说我爹出事了。”
在村东于家的麦地里,李蓄福躺在血泊中。“父亲身受三刺刀。”李敬文眼眶含泪,似乎这一切就在眼前,“由于伤势严重,父亲没熬过正月二十五。”
商行是 地下工作站 小孩子边学生意边送鸡毛信。
“三个小队几十名日军疯狂扫荡。日军在窑头村奸杀抢掠,之后的村子长时间都处在阴暗中。”李敬文讲述。守了三天三夜的灵,李敬文那年12岁,妹妹4岁。父亲的去世让原本就贫苦的一家雪上加霜。
家里日子不好过,李敬文的母亲让他去做买卖。此时,上学时的师兄李树基便带李敬文来到距窑头村三里路的大辛家谦昌商行做地下工作。
“去了谦昌商行之后,我就做商行小伙计。除了在商行打扫卫生、记账跑腿外,因为个子小、年龄小,我还负责送鸡毛信。毕竟小孩不容易被怀疑。”李敬文说,“当时商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人员也很复杂。但作为接头地点,我一直按照师兄、叔伯的吩咐送口信、接人。”
1942年阴历十月初一夜间,谦昌商行来了一行人,叔伯被带走。“后来才知道来的是共产党的武工队,叔伯带着他们去打庄里的汉奸。随后,商行关门了,我还住在商行旁,每天夜间听着商行的动静。”
直到1942年年底,李敬文才离开谦昌商行,回到故乡留格庄镇窑头村,结束了在谦昌商行的地下工作。
15岁当了 儿童团团长 没事就开荒、送信、学埋地雷。
回到窑头村后,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吃不上饭,李敬文跟同村的伙伴靠挖野菜维持生计。1942年8月,枪炮声又一次在窑头村上空响起。经历过日军杀戮的村民开始四处躲藏、逃跑。“老乡们都回来吧。”原来这次不是侵略的日军,而是来解放村民的八路军部队。
解放后的留格庄成立了“青救会”、“农救会”、“妇救会”。李敬文母亲成了“妇救会”会长,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八路军号召全村在野外挖地洞,将家里物品藏在地底下,日军扫荡时也可以藏村民。由于地形因素,海阳城经常打游击、麻雀战,防止日本人扫荡。
1943年,15岁的李敬文成了儿童团团长,为防止日军夜晚行动,李敬文组织儿童团夜间在村头站岗放哨。“藏在村口堆的麦垛里头,夜里街上都没人,在麦垛上站岗。一般一站就是一晚上,直到天亮。”李敬文现在说起仍然很骄傲,“没事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去开荒、种高粱、送信,学着埋地雷。”
1944年秋,到建国学校要当兵的李敬文因为“身体矮小,跟不上”被动员回家。“拿着九斤粮票,一百多里路走了三天,哭了一道。”李敬文始终没有放弃当兵。如此被拒来回四次,1946年9月,李敬文终于在独立团当上了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