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根在这里
2015年03月0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我的老家在惠民县大年陈许家村,这是一个人口不足300人的小村庄。初二晚上,媳妇突然问我,不用导航你能自己开车到老家吗?看似一个玩笑,却把我问蒙了。
年前二十七,我上高三的堂妹放假,需要我给她拉行李把她送回老家。下午三点半,我开车从县城出发,妹妹太累不一会就在车上睡着了。开始的路程很顺利,都是主干道,可是进了大年陈镇上我就开始有些不认路了。无奈只好把妹妹叫醒,给我指路。“哥哥,你看看你,都不认回家的路了。”妹妹说。
在妹妹的正确指引下,我俩有说有笑的回到了村子。在村口,一个写着“许家村”的大牌坊映入我的眼帘。“咱们村不是叫许王庄吗?现在怎么叫许家村了?咱们姓王的,还是咱们村的第一大姓不?”因为村名没有带个“王”字,我愤愤不平道。“不清楚,反正改成叫许家村了。”妹妹说道。
一进村子,一股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在我印象里,村中心处的那口池塘是我儿时回家的最佳去处,带上鞭炮跟着几个大哥炸鱼玩。那时我还太小,只有一旁观战的份,现在回想起来,乐趣无穷。只是现在池塘已经干枯,成了村民的垃圾池,不由让我伤心一阵。
到了家中,婶子见到我们很高兴。对于我这一年到头都很少见侄子来说,甭说多亲了。“小彬,晚上在家吃饭,知道你回来,给你熬了稀饭。”婶子说。
一顿饱饭下来,让我感到无比满足,心想这可比下馆子吃得舒服多了。老家的大铁锅熬出的稀饭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往往就是这种味道,正是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所缺少的味道。
六点半,我要走了。不善言谈的妹妹依依不舍与我别离,婶婶从南屋里拿出两袋子苹果给我扔到了车上。当我发动车要走时,婶婶又从家里拿出黄面糕给我放上。“知道你爱吃,记得到家打电话,我好放心。”
当车子走到村口,心中忽有不舍。从我出生到长大,一直跟着爸妈在县城生活,往往一年到头很少回来。生活时间的短暂,往往带来的是感情的缺失。或许我是真的长大了,让我明白,我的根在这里,我就在这里。
本报记者 王文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