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万能章”源于服务缺位
  90后去参军,需要社区开具在“文革”期间的表现证明;新农合医保在异地看病,需要社区开具“是否属急诊”的证明……全国人大代表易凤娇列举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事项,社区公章被当成了“万能章”。(3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合理不合理、需要不需要的证明都要求基层组织出具,既是给基层组织添乱,也是给办事的群众添麻烦。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加深,事无巨细地要求民众盖章违背了为民服务的初衷。落实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应从“小公章”开始。(史洪举)
  居委会不是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万能章”的存在,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很多部门没有将权力当做服务群众的手段。在“权力自大”的观念下,基层居委会的公章承担了太多的责任。现代社会,权力意味着服务,这也正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刘建国)
警惕教育经济恶性循环
  两会中,农村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王尚旭提及农村孩子上名校的路越走越窄,引发现场多名委员的讨论。(3月11日《今日早报》)
  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却不如城市。人往待遇高、福利好的地方走,这无可指摘。没有好的师资,就留不住优质生源,这会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应该抓住重点,大力度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黄春景)
  教育水平是一个地方能否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滞后以及人才的流失,最终形成教育、经济都难以发展的恶性循环。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分好教育资源这块蛋糕。以教育推动经济,以经济反哺教育,才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吴雪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