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车主嫌改造成本高,选择提前淘汰黄标车
“黄改绿”政策推行“遇冷”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3月11日讯 (记者 庄子帆) 今年1月份,济宁市符合条件的黄标车改为绿标车政策落地,目前各县市区正在推进。但记者走访中却发现,选择提前淘汰的车辆要比“黄改绿”的多。不少车主表示,导致他们放弃“黄改绿”的原因除车辆标准要求较高外,主因还是投入成本较高。 
  10日,董女士在任城区黄标车提前淘汰窗口进行了登记,将她名下的一辆黄标车申请提前淘汰,现在已经通过了环保审核。董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这辆车是2007年注册的轻型货车。“货车主要在城区内送货,不是营运车辆,加上车况不太好,即使花上2万多块钱拿到绿标,可能也坚持不到一年,到时候只能卖废铁了。”董女士说,还不如选择提前淘汰,能多获得一些补贴。
  现存的黄标车中,有一部分车况较好、残存价值较高的柴油黄标车,通过加装尾气净化设备,达到绿标车尾气排放水平,可取得环保“绿标”,改变黄标车的身份,合法上路。这一政策对一些营运车辆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但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都要算一笔经济账。
  “满足注册登记时间为2005年1月1日后,排放达到国Ⅱ标准且行驶里程不超过30万公里的柴油黄标车才能申请,要求较高,加之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完全市场化,价格由改装企业与车主之间商定,根据不同车型,费用在2万至4万元之间,对非营运车辆来说费用较高。”济宁市环保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衡量之后,一部分车主改变了想法,选择提前淘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