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我们到底要种下什么?
一热心读者来信称,用实际行动减少碳排放,也相当于植树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齐鲁晚报《今日日照》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该读者说,随植树节的来临,很多人来到户外植树,为植绿做贡献,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树种好之后,有多少棵树能够成活?
  该读者在信中说,每到植树节前后,市民种树都会热情高涨,大家都想亲手栽树种花,为家园做贡献。但殊不知,植绿不易,养绿更难。市民风风火火种下的树,可能由于专业技术不到位,后期养护成为大问题。看来,植树不光是种树,还要保证成活,那我们该怎样履行植树义务呢?除了植树,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其实,市民未必非把“植树节”简单理解成找块空地种一棵树。“植树节,我们还要种下一种生态环保理念,有了这种理念,角角落落,随时随地都可以履行植树义务。”市园林局专家说,市民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家里的客厅、阳台种下绿植,精心养护;可以在办公地点,养上几盆小绿植,美化办公环境,营造温馨的氛围;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亲自动手种下花种子,做好养护记录,丰富孩子的植物科普知识;还可以参加“绿色使者”志愿服务队组织的爱绿护绿宣传活动,争当绿色环保卫士。
  该热心读者在信中呼吁,如果不能种一棵树,少踩一株草也是环保!当我们走在路边绿地的时候,不要有毁坏花草树木的行为;当我们游览公园的时候,不要随意践踏草坪;当春暖花开的时候,让花儿在枝头绽放;当金秋结果的时候,让果实在树上丰硕。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控制“碳排放”,拒绝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珍惜水电,环保出行。每一个节约行动,都相当于多栽种一棵树。  本报记者 赵发宁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