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每年有200万人义务植树
银杏、水杉、紫薇、白提松等最适合在烟台种植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王翔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7个植树节。从烟台市林业局了解到,植树节当天,各市级部门负责人将率先栽种5000株树苗,为今年的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序幕。据了解,此次栽种的树种有银杏、水杉、紫薇、白提松等,这些树种比较适合烟台的气候和土质。
  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植树节,各市级部门负责人将栽种5000株树苗,种类包括银杏、水杉、紫薇、白提松等。烟台作为沿海城市,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因此,在植树时,也得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树种。目前看来,在烟台栽种面积较大的树种有银杏、水杉、紫薇、白提松、五角枫、黑松、蜀桧、龙柏、白蜡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植树造林越来越重视。”工作人员说,有研究表明,一公顷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释放氧气15-20吨。
  每年植树节,很多市民、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植树造林。烟台每年的义务植树人数在200万左右,植树600万株。2014年全市共完成造林25.8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17%,其中森林城市美丽烟台绿化工程完成14.4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44%。
  《烟台市绿化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今年是全市实施新一轮三年大造林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攻坚之年。为确保完成2015年的造林绿化任务,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进程,计划完成造林绿化19万亩,其中森林城市美丽烟台建设工程10万亩。
目前烟台绿化覆盖率43.1% 栽每一棵树都要“包栽、包活、包管理”
  本报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王翔

  从烟台市林业局了解到,近几十年来,烟台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烟台的绿化覆盖率已达43.1%。近10年来,市区义务植树8000万人次,植树2.1亿株,是烟台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生态建设,也是烟台市区造林绿化的一个奇迹。
  全市已建立
各类纪念林十处

  每年的植树节期间,本报与烟台市林业局都会举办多场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市民参与义务植树。从近几年市民报名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报名情况火爆,很多次活动出现名额已满,仍有市民想要报名参与的情况。
  烟台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极少,除了义务植树活动以外,每到植树季节、各种庆典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各种主题义务植树活动,企业林、共青林、三八林、红领巾林、老年林、同心林、结婚纪念林、友谊林、希望林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绿染城乡,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
  例如,烟台港务局捐助12万元,于同三高速公路福山收费站南侧山体营造“烟台港务局纪念林”。此外,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中国银行烟台支行、烟台万华集团、佳世客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一批以企业命名的纪念林,全市已建立各类纪念林10处。近10年来,市区义务植树8000万人次,植树2.1亿株。
市区建成
义务植树基地2.5万亩

  据了解,烟台1998年对义务植树实行基地化管理以来,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市区共规划和建成义务植树基地20多处,总面积2.5万亩,植树500万株,提高了烟台的总体绿化水平。
  烟台市林业局于1999年开始收取代植金,1999年-2008年共收取代植金368.4万元,主要用于芝罘区北岛老爷山山体、同三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福山段两侧山体、观海路后七夼西侧山体、烟威高速牟平海防林、小黄山、福山区高疃镇东厅村等义务植树基地绿化工程。共造林2780亩,栽植黑松、侧柏、火炬树等苗木约54.6万株。截至目前,烟台绿化覆盖率已达43.1%。
  全民义务植树不仅使许多城市及周边贫痞的荒山、废弃的荒地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面貌,还建成了多处城郊森林公园和生态休闲基地,给城市居民创造了森林游憩、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便利场所。
连续责任制
包栽包活包管理

  “对义务植树实行基地化管理,是提高公民尽责率和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工作人员说,多年来,烟台各地从城区及近郊绿化入手,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通过签订绿化责任状的形式,将义务植树任务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并推行了“包栽、包活、包管理,一定几年不变”的连续责任制。
  此外,林业部门深入开展营造纪念林、栽植文明树、绿地认养认建、以树代坟、营建绿色文明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系统把植树与育人紧密结合,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就近参加绿化劳动和宣传活动对学生做环境教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