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社会办医改革发展论坛召开,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卫事业
鼓励社会办医院措施即将出台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院工作人员给住院的老人喂饭。   本报通讯员 勾翠华 摄
  医护人员照顾住院的患儿。(资料片)
     本报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王斌 高丽

  11日,淄博市社会办医改革发展论坛在昌国医院召开,淄博各级卫生系统负责人及各民营医院聚首,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出谋划策。据悉,淄博下一步将出台各种具体措施,助推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一视同仁。

数字: 淄博民营医院占 医院总数近4成
  据市卫计委统计,目前淄博共有医院140家,其中政府办31家、社会办63家、个人办35家,其中非政府办医院共98家,占医院总数的70%。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国有+集体)医院86家,民营(私营+其他)医院54家,占医院总数的38.57%。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已逐渐成为医院的主力。“社会办医已经成为淄博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卫计委主任张鲁辛表示。
  然而,民营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其数量却不成正比。目前,淄博市各医院实有床位27584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23861张,民营医院床位3723张,仅占13.5%。全市医疗在岗人员40879人,公立医院在岗人员33762人,民营医院在岗人员7117人,仅占17.41%。

现状: 98家社会办医院,二级以上标准仅7家
  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办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各区县社会办医发展不一致。”张鲁辛介绍,张店区40家非政府办医院,其中社会办20家、个人办20家,占全市的40.82%。而沂源县既无社会办医院、又无个人办医院,高青县仅有1家个人办医院,从数量上看差距较大。淄川、临淄、周村非政府办医院的数量虽均超过10家,但各类企业办医占了8成以上,周村区也无个人办医院,从结构上看存在差距。
  同时,社会办医疗机构层次、能力差异明显。据统计,淄博目前社会办医疗机构4243处,基层医疗机构4145处,占97.69%;医院98家,仅占总数的2.31%。98家医院中,目前达到二级、三级标准的有7家,占7.14%。“总体上看,社会办医疗机构层次偏低、服务能力不强,发展空间受限,人才缺乏,内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张鲁辛介绍,有的社会医疗机构还存在擅自增加诊疗科目、过度诊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社会认可度较低。
  “加上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活,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隐形障碍。社会办医疗机构登记管理体制不顺畅,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张鲁辛表示,重审批、轻监管,甚至以规划为由限制投资办医,审批环节过多、周期过长、效率不高,一些已出台的政策还不落地等,都制约了社会办医的发展。

市卫计委主任张鲁辛: 要改变重公办、轻民办的思维定势
  论坛现场,不少医院负责人结合自己医院的发展,介绍了改革经验。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院长顾国明介绍,医院利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国企办到民办的转变、完成了从二级到三级的提升,目前,已实现了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融入北大医疗集团的战略合作;而淄博化建医院同样是经过10年的积累,走出了医养结合的特色道路,在养老、养生上谋求更大的发展;淄博昌国医院与淄博新华医疗集团这个本土老牌国企的联合,为彼此发展带来新生机;淄博莲池医院成功上市后,资金运作的优势将日益凸显;高新区荣德医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在老龄化社会逐步加剧的今天意义重大。
  “社会办医疗机构也要分析自身发展优势,明确发展方向,不能仅仅满足于在夹缝中生存,而要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张鲁辛表示,要改变重公办、轻民办的思维定势,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来下功夫,认真履行公共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的职责。
  张鲁辛介绍,淄博也将把“继续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医,发展健康服务业,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作为一项措施予以重点推进,并根据上级要求,出台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推动各项鼓励政策落实,做到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一视同仁,形成两者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