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无主骨灰是对生命的尊重
2015年03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勇

  27日上午,济南市玉函山公墓举行2015年公益生态葬安葬暨共祭仪式。仪式上,17个超过20年无人认领的骨灰长眠于玉函山追思苑。这是济南市民政局首次尝试安葬无名骨灰。(详见《齐鲁晚报》28日C01版)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生活地点的变换,人们对逝去亲人的祭奠和缅怀方式与理念也将与时俱进。特别是人们生存地域的转换不断加快,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可能父辈还在乡野之间耕作,而下一代就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漂洋过海到国外打拼。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地球越来越快地变成人们眼中的一个“小村庄”。
  清明扫墓,直系亲属两代之间尚能保留和持续传统的祭奠形式;一旦超过三代甚至三代以上,能够从遥远的异乡赶回来给先祖上坟的,会越来越少。那些年轻的容颜似乎早已经没有了礼敬先祖的意识,脑海里除了对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深刻印象,其他上推代的祖辈几乎忽略不计了。
  无主的骨灰或许会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逝者的骨灰体现着当代社会的文明程度。
  或许,历经几代人之后,我们的骨灰也会乏有后代前来寻根缅怀,也会变成事实上的无主骨灰。逝者亦有尊严,谁也不希望别人粗暴地对待自己的骨灰。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像济南市玉函山公墓那样心怀善意妥善处理,逝者的灵魂才会得以安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