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助力打造新工业布局
四大关键词看“铁匠之乡”的工业质变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圣泉集团的工作人员正在展示“轻芯钢”耐高温的特点。
     在章丘,一个宏伟的工业强市构想正在由计划变成现实:全面整合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三大新型主导产业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在倡导结构转型的今天,章丘从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推进新兴产业、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工业裂变集聚,加快做大工业总量,呈现高质高效表现,这是章丘经济高内涵的真实体现,也是打造章丘工业升级版的完美诠释。

  文/片 本报记者 支倩倩       
★关键词
主导产业“变脸”
“三足鼎立”大集聚

  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面对新常态下的工业经济,章丘加快合并、整合、技改,实现企业提档,利用区位、资源、产业和要素优势,主动靠大联强,借力发力,做大做强本地企业。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章丘主导产业一直被圈定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食品饮料四大产业。2015年,这四大主导产业将整合升级为三大主导产业。“2015年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发展攻坚年’活动,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我们将整合提升现有的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点将交通装备和机械制造产业整合为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三大新型主导产业。”章丘市经信局局长王其坤告诉记者。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章丘不遗余力。连续三年,章丘关停了900多家小煤窑、小铸锻厂、小砖瓦厂、小耐火材料厂和57家采石场、32家地下粘土矿,对700多家铸锻企业、1000余台各式窑炉进行转型治理,全面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2013年9月,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配合章丘市“城北综合体开发项目”,公司启动退城进园“北四厂”搬迁项目,章丘市区北部明水化工、明水热电、鲁明化工及华饰纸业四个生产厂区逐步关停,整体搬迁至刁镇化工工业园。2014年初,公司借搬迁之机,在刁镇化工园区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搬迁装置升级改造。淘汰高耗能锅炉,投资30亿元实施“采用洁净煤气化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项目,2016年将安装完成并试运行。
  “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为高端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王其坤表示,小企业的关闭以及落后产能的外迁,为高新技术产业腾出了土地、环保等指标,这对章丘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4000万专项资金
鼓励传统企业创新

  2015年,章丘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开展“工业转型发展攻坚年”和“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依托中国重汽、济南一机床等龙头企业,密切产业内部协作配套、关联互补,在更高层次融合科技研发,促进资源共享,突破数控机床、专用零部件、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建设高端装备研发中试基地,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挥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品牌优势,以银鹭、娃哈哈、利民制药、科兴生物等为重点,紧跟行业发展态势,加快研发基因工程、酶工程等前沿产品,打造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复合型营养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力争三年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在圣泉集团的厂房里,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芯钢”在工作人员的监管下正在紧张地生产中。据悉,随着市场环境和圣泉集团发展战略的变化,加快传统型产品向复合型新材料的转化成为圣泉集团产业调整的重点。目前,圣泉集团已经推出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芯钢”,这一技术战胜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企业,并夺得价值4000万元的订单,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轻芯钢”新型系列材料是由酚醛树脂改性和增强纤维经特殊工艺加工成的一种新型高档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船舶、游艇、飞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内饰材料空白,全面替代进口。
  科技就是生产力,为鼓励传统企业创新,章丘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引才借智、联合共创”的思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在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每年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专项用于工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改造等,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
★关键词
培植壮大新兴产业
三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

  记者了解到,2015年章丘将重点打造住宅产业化、玄武岩纤维研制和石墨烯生产等新兴产业。依托圣泉、伊莱特、聚智CBF、华氟等企业,规划建设新材料工业园,加快石墨烯、玄武岩纤维等新材料产业研发生产,打造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研发制造中心、石墨烯生产基地。
  以济南市被列为全国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济南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新型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住宅产业链条,打造带动济南、辐射全省的住宅产业化科研和生产基地。“住宅产业化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房屋。”王其坤表示,目前已瞄准保利集团等国家住宅产业化主导企业,培植壮大万斯达、卓达建材新型建材企业,辐射带动华明水泥、大汉塔机等本地关联企业配套跟进,构建住宅产业工业化链条,打造1—2个知名的建筑部品部件品牌,培育3—4家龙头企业,建设带动济南、辐射全省的住宅产业化科研生产基地。计划三年内,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分级培育、梯次发展”的原则,重点扶持相公庄、普集、文祖、绣惠、刁镇等镇(街)创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通过租赁、出售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印刷包装、锻造铸造、炊事机械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实现“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争取到年底,建成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5处,培育孵化中小微企业近80家。
★关键词
建设“好品章丘”电商平台
打响“章丘制造”品牌

  2015年章丘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电子商务推广力度,加快蓝海领航电商产业园建设,依托“好品山东”等电商平台,建设“好品章丘”区域性大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大汉塔机、伊莱特、海福德、银鹰炊具、华民铸锻等企业,采用“行业联盟+企业门户”的合作方式,建设中国铁匠网、金锻网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构建电子商务企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为生产企业和产销企业间、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间网上交易提供第三方服务,争取年内培育电商示范企业10家。
  通过上述举措不难发现,在章丘工业的实际发展中,章丘更加注重工业的高端化发展,开始从量的投放转变为结构调整和投资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最大限度节能降耗,推动工业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努力在高端化、大型化、链式化项目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工业经济转型新引擎。力争2015年章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676亿元,增长11%;完成利税188亿元、利润106亿元、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均增长10%;全年完成工业投入227亿元,同比增长15.2%。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