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私家园林的典范——啸园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章丘县志》中描绘的啸园图。
  啸园(局部)
  君子堂
  南阁
   翟伯成                             
  始建于明末清初
  长白山下梭庄南原有一私家园林——啸园,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章丘县志》等志书多有记载。啸园运用高超的叠山理水造园手法,因地制宜,巧妙构图,空间转折,连贯自然,总体布局体现“归田园居”的理念,以山水为中心,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颇有章法。
  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啸园,在梭山(梭山,因山形如梭,故名)之阴,邑人李缙明建。亭台岩壑有委蛇曲折之致,诸名士歌咏甚富。”《章丘县志》有其图,详绘其分布格局。李缙明,清顺治四年进士,曾任大理司左评事,后任督中河。李缙明在《啸园自记》记载:“尔岁庚辰,于故圃侧,购得荒址数区。附山足,滨水滣,拔秽刜砠,割山而半笼之。周短墙,畖内外,支数椽,蔽风雨,随势作景,因形成致,称名啸园。”庚辰年当指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这时开始购荒地,营造啸园。数年后,渐成规模。不过文中又写到“余自丁丑(崇祯十年,即1637年)创始,甫建一亭一榭,即日与诸知心,呼卢、浮白、弹琴、对弈于其中,或踏蜡屐而步,或扫石榻而眠,或聚落英而坐,或听啼鸟而歌,平居不衫亦不履,客至不迎亦不送,所谓成趣会心者,亦既十五年于兹矣。”由此可知,“啸园”始建于明末清初。
北方私家园林之典范
  据史料记载:园内亭台楼阁,池溪洞林,荷塘青竹,树草花坪,书楼茶坊,草屋台阁,园路曲幽,石桥流水,依山傍泉,园景甚丽。巧依山势,精心设计,风格独特,是罕见的北方私人园林之典范。
  该园林小中见大,亭台顺势而曲、营造出诸多精致典雅、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景观,体现了高超的技艺和卓越智慧。据李缙明《啸园自记》记载:“幼好仿苏门啸,诵读之暇,每登啸峰顶,众山响应,故于各园嗣门外,复得罅地如掌,种竹百竿,护以短垣,又啸余门所由名也。门内有坊,曰“花关”,恐俗子栏入,攀折嗅瓣,且不欲使薋绿葹溷入贤关,贻皇甫氏克隐之嗤。关内有亭曰“烟鬟”,取昌黎“擢玉纡烟鬟”语也。中凿方塘,入园之水,毕汇于此。亭北崇台及仞,台上堂为“斐然处”,先大父求楚客颜旧斎,经始构此堂,额之,以志不忘先德。堂后复道东行,登“勘书楼”,楼藏书千帙,虽未能如沉鳞细书(沉麟士,南朝梁人),宣献扫尘而借此为黄嬭(书卷之别称),亦足以怡神养性。由台下入楼,东荫绿室,盘纡而出,蹑“甓墄”,历“月台”,升“君子堂”,堂七楹,屏二楹,虚其中,作猗玗洞。奥窅处东,回廊数椽,蜗旋斗折,上通“海岩楼”,楼下小室靓洁,布榻支枕,时成陶隐居松风之梦。楼东台广,仅廿肘,凭栏东眺长白,峰峦沓嶂,翠黛青螺,早暮万状,咸在眦际。层级下,出双扉,有亭翼然岸上,曰“净友”。
文人雅士 曲水流觞
  啸园建有文人雅士饮酒取乐的“曲水流觞处”。“由阁右腋石磴而降,沿墙南行,抵‘流觞处’,波浏湍急可流觞,此即引溪入园处。流觞之外口,小渠石槽,手可俯汲,足可就濯,披襟脱履其下,宛然濠之鱼也。流觞之上,横片石作小桥,入‘延清居’,居半厓上,屋也;半厓下,楼也。南扉四窗皆临水,居内木阶北上,转西,穿石扉,度石桥,小廊窕,登‘问月台’,园内灌木丛林,到处如张帏,盖独此旷夷爽阔,每秋月澄辉,东吐山头,西拂树杪,终宵鲜翳,月可问也。而少司马高似斗以‘飞觞醉月’额之,则呼为‘醉月台’亦可。”当时的文人雅士置酒杯于水中,流止于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啸呤。
  明末清初,“啸园”十分有名气,是章丘的名园之一。崇祯十六年顺天籍进士,时任济南推官、顺治六年任山东提督学院钟性朴也来此雅兴一番,“文子钟学使题以‘横翠’,不妨均存其名。”
  无数文人墨客对啸园极其赞美,如明末清初诗人袁声的《忆梭庄李氏园》:
李家廉吏旧岣嵝,
东谷春光到处收。
几树好花开雨后,
一湾流水导出头。
迎风嫩竹摇窗碧,
入暮闲云深洞留。
记得当年联社日,
依然清楚在书楼。

  明崇祯举人袁建高的《啸园》:
可人性甚癖,
筑室东山东。
岭上种松菊,
园中植竹桐。
卷舒云合岫。
出没鸟呼风。
最胜惟秋日,
千林照眼红。

  再如康熙进士、奉天府经历,章丘诗人焦绥祚的《梭山园》:
一抹横苍玦,中分十二环。
泉声生书寂,秋色满松关。
树长全无径,林开偶见山。
归途迷去向,回首翠微间。

  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有《梭山》诗,对梭山、啸园赞美有加:
云是天孙梭,何年化空碧。
萧条松桂林,暗霭幽人宅。
不妨折齿人,长兹置严石。
  赞美的诗文写得清新自然,韵味十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