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爬5楼去挨家送报纸
社区报在一居有了小小发行员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林媛媛
实习生 张艺夕
  在咱们甸柳一居,有一群小朋友,每当咱们《甸柳社区报》出版之后,他们就在放学后去居委会拿上报纸,在回家的路上开始发报纸。他们就是咱们社区报的小小发行员们。
下课后拿几十份报纸,
回家路上就都发完了

  每逢社区报出版的那几天,总有几个小朋友一放学就去甸柳一居问工作人员:“阿姨,社区报来了吗?”他们就是咱们《甸柳社区报》的小小发行员们。
  说起这支发行队伍的成立,甸柳一居社工王萍告诉记者,考虑到社区工作人员比较忙,社区报发行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就想在社区招募一部分志愿者从事发行员的工作。“其实当时我们想的是召集社区里积极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没想到小朋友们成了发行队伍的主力。”王萍说,当时通知一发出去,就有七八个小朋友来报名,当时她觉得这些孩子就是一时好奇,肯定坚持不下去,没想到这些小发行员一干就将近半年。
  “他们大都是甸柳一小的学生,放学之后直接过来拿报纸,一般一个孩子拿几十份。大点的孩子拿四五十份,小点的孩子拿二三十份。”王萍介绍说,刚开始这些小发行员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也就有七八个人,后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加进来,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人了。
  8岁的于承宏就是这支小发行队伍的成员之一,他每次都固定拿20份报纸,主要发报地址就是自己家住的那栋楼。“我放学后去居委会拿报纸,回家先发报纸,一层一层地发。”于承宏说。
  7岁的刘淳和9岁的高晓梅钰也都是小发行员,他们放学后去居委会拿上社区报,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发,发完报纸回家吃饭写作业一点也不耽误。
从刚开始不敢敲门,
到现在一个人送报

  “奶奶,这是这一期的《甸柳社区报》,给您送来了。”刘淳敲了敲二楼的门,开门之后,他非常熟练地把报纸递给了开门的奶奶,然后继续往楼上走。别看现在他发报纸发得得心应手,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他却因为害羞站在人家的门前十几分钟不敢敲门。
  刘淳的妈妈告诉记者,第一次发报纸的时候她全程陪着。“当时报名发行社区报的工作,其实就是我鼓励他的,因为我觉得他稍微有点内向,不太喜欢跟别人说话。”刘淳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始终记得刘淳第一次去发社区报时的情景。
  刘淳妈妈告诉记者,当刘淳第一次拿着报纸站在别人家门口时,紧张急了。“当时他在一楼邻居家门口站了十几分钟,伸了好几次手也没敢敲门。”刘妈妈告诉记者,刘淳多次恳请妈妈让妈妈帮着敲门,都被她拒绝了。
  “我给他加油,一起练习别人开门之后应怎么说,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门。”回想起这一段,刘淳妈妈非常欣慰,她说送报纸这几个月,刘淳的变化让她很高兴。“现在刘淳都是自己去拿报纸,自己去送报纸,完全不用我陪着。”刘淳妈妈说现在刘淳除了在楼上送报纸,有时候周末还到街上的商户去送报纸,敲门说话都不紧张了。
  记者跟着小发行员们送了一次报纸发现,他们现在都已经有了很多小窍门。“我先敲门,敲不开我就把报纸放在门把手上,这样他们回家的时候就能直接拿到了。”高晓梅钰骄傲地说,她先把报纸卷成一个卷,然后在稍微蓬松开,放进门把手里刚刚好,不会掉下来。
社区报小小发行员,
欢迎更多小朋友参加

  王萍告诉记者,随着甸柳一居的小发行员越来越多,居委会也在春节之前特意给他们开了一次奖励会,送了些笔袋等礼品作为奖励。“其实,我也非常佩服社区里的小发行员们,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王萍说,现在这些小发行员们已经承担起了《甸柳社区报》在甸柳一居的发行任务。
  因为居委会工作人员大都工作非常繁杂,所以目前各社区的《甸柳社区报》都是靠楼长发放,或者是居民自行到居委会领取。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咱们的《甸柳社区报》,我们也希望能在更多的社区拥有义务发行员,尤其欢迎小朋友们。
  “其实刘淳做了这几个月的发行员真是变化不小,跟陌生人说话不打憷了,自己出门办事也很痛快,我真是挺高兴的。”刘淳的妈妈说。各位家长如果也希望让孩子们能在课余时间更多得体验社会,跟不同人打交道,希望您们鼓励小朋友们来参加咱们社区报的义务发行工作。
  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到你家所在的居委会报名,然后每两周一次到居委会领报纸就可以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