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首辆黄标车“改绿”成功
政策实施后,众多大中型营运车辆争装尾气净化装置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一辆“黄改绿”车车主成功领到了绿色的环保标志。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济宁4月2日讯(记者 庄子帆) 2日,黄标车车主万先生通过给货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成功领到了绿色环保标志。记者了解到,这是“黄改绿”政策实施以来,济宁城区首辆“黄改绿”成功的黄标车。这一政策的实施,吸引了一些符合条件的车主纷纷咨询并预约改装,其中大部分都为大中型营运车辆。 
  2日上午,万先生开着他的斯太尔大货车来到位于济宁高新区东艺工业园的大雷机动车检测线,上线检测尾气排放,这是他在两个月之内第二次上线检测了。这次与第一次拿到的黄标不同,经检测后,他顺利拿到了绿色环保标志。领到绿标后,万先生高兴地将环保贴贴到了前挡风玻璃上,这也意味着万先生这辆车今后可正常上路营运了。
  由“黄”到“绿”身份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三天前万先生在车上安装了尾气净化装置。万先生告诉记者,他这辆车是2007年10月11日登记注册的,虽然年限较长,但货车出力不大,发动机性能不错,如选择提前淘汰很可惜。“加装尾气净化装置花了4万元,还能用大概3年时间,如提前淘汰补贴能获得1.44万元,但买一辆新车要50多万。” 算来算去,万先生还是觉得“黄改绿”最划算。 
  在万先生的车辆排气污染物测试报告中记者看到,自由加速烟度排放值为0.045m-1,与一个月前的检测结果0.795m-1改善了不少。
  记者从任城区行政审批中心黄标车联合办理服务窗口了解到,“黄改绿”政策实施以来,每天都有近20名车主咨询“黄改绿”政策。“现在已有近200辆车预约,其中大部分都是车况较好的大中型营运车辆。”济宁远征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是城区其中一家改装单位,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并不是所有柴油黄标车都符合改装标准,除了规定的条件外,改装前还会对车辆性能进行评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