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城铁快车,咋留客成关键
2015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城铁改变烟台”动车开通百日座谈会成功举办,各方畅谈城铁给烟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本报4月2日讯(记者 秦雪丽) 城铁开通,圆了烟台人的交通梦,也改变着烟台人的生活。时至今天,自城铁于2014年12月28日开通已近百日。为了记住这一幸福时刻,更好地搭乘“城铁”驶入快车道,促进烟台各行各业发展,4月2日下午,齐鲁晚报联合济南铁路局、烟台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城铁改变烟台”动车开通百日座谈会,现场,来自部门、行业、高校的10多位专家共谈城铁带来的变化。
  2014年12月28日,青荣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这一天注定是烟台市民难忘的一天,烟台突破了过去交通瓶颈的尴尬,驶入高速便捷的时代。自开通以来,城铁日均发送游客1.04万人,截至2015年3月31日,烟台车务段管内青荣线车站共发送旅客98.68万人。
  在青荣城铁开通迎来百日之际,本报联合济南铁路局、烟台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城铁改变烟台”动车开通百日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有来自济南铁路局、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烟台分公司、烟台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烟台市旅游局、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市旅游饭店协会、烟台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鲁东大学等部门、行业、高校的10多位专家,他们有的是城铁建设者,有的是城铁开通的亲历者,身份不同但角色一致,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城铁开通的受益者。
  “对于城铁的开通,胶东人带有浓浓的感情。”现场,济南铁路局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新宇感慨道,从施工建设到正式开通,他们的一线人员都有深刻的体会,开通当天,孩子趴在窗户上的笑脸让他们动容。
  从个人讲,城铁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从城市角度而言,城铁开通提高了烟台的城市形象,使其融入到全国交通网络,驶入快速发展车道,带动旅游、文化、楼市、餐饮等多个行业发展,促进烟台与周边城市的互荣与交流。座谈会上,专家们也纷纷表示,城铁到来,给烟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有挑战。
  “面对方便快捷的交通网,下一步如何留住更多的游客,让他们更深刻地记住烟台,而不是来去匆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烟台市旅游局市场开发科科长王琪在座谈会上提出,还需要产品更为特色化。
  “今年夏天,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座谈会上,烟台市旅游饭店协会常务副会长、亚细亚大酒店总经理赵德仁介绍,每年夏天都是烟台旅游的旺季,酒店餐饮行业也迎来一年之中的黄金季节,但城铁开通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暗藏着流失客户的隐患。
  赵德仁的担忧,也同样是很多人的担忧。“目前青岛段仍在建设施工,预计2015年年内投入运营。”济南铁路局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新宇介绍,青岛段开通以后,将大大加强烟台与周边城市的交融性,在方便的同时,也暗藏着与周边城市的竞争,烟台的竞争压力也更大。
现场花絮 城铁带来挑战 专家献计献策
  交通的便捷,给游客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这样的事例也不在少数。“海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得益于跨海大桥的开通。”烟台市旅游局市场开发科科长王琪介绍,很多旅行社都会安排到青岛旅游的游客入住海阳的酒店,因为海阳不仅景色优美,酒店价格也相对便宜。同样的道理,在快速的交通网中,如何留住游客值得深思。
  面对考验的同时,烟台也有自己的优势。“从济南到烟台有500公里,在高铁里面,这是一个具有优势的距离,非常适合老人乘坐。”王新宇介绍,相对公路而言,高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而且烟台南站的配套出租车数量很充裕,可满足旅客的出行。
  对此,会上另一位专家称,可以根据这个优势,细化旅游市场人群,增加市场份额,打造老年城铁慢游线路。
  “还可以将市区的旅游线路精心打造一下。”也有专家提出,市区景点应与周边的蓬莱、长岛遥相呼应,形成一个特色线路,以此来留住外来游客。
本报记者 秦雪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