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改变靠天吃饭模式
建市20年农民收入增10多倍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6日讯(记者 徐良) 1995年4月18日,德州由德州地区转为地级市。近日,记者从德州市统计局获悉,建市20年来,德州农民收入增长逾10倍。
  1995年建市初期,德州的农业属于典型“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州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95年的337.4万千瓦上升到2014年的1439.89万千瓦,增长了4倍多,排灌动力机械增长了29%,农村用电量增长2.9倍。2009年德州粮食生产达到“吨粮田”,到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的历史纪录。2014年德州蔬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三,食用菌养殖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
  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14年,德州市用于农林水等事务的财政支出达352718万元,相比1995年的4801万元,增长了近75倍,年均增长率为25.7%。尤其是近几年,农村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宽带和通电工程建设明显改善。统计显示,全市7986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和通汽车。其中自来水受益的村已达到7932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9.3%,基本实现全覆盖;通宽带的自然村个数达到7955个,覆盖率达到99.6%。生产生活用电、电视电话和汽车实现全覆盖。
  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德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35元,相比于1995年建市初期1148元增长了超过1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市居民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13年的2.28:1缩小到2.24: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2014年,全市每百户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92台、电冰箱86台、汽车11辆、移动电话199部,基本达到每家都能拥有一台洗衣机,两部移动电话的水平,相比于1995年全市每百户农民家庭洗衣机11台、电冰箱3台、照相机2架、摩托车5辆,农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很高的新台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