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滨州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700余名学生清明祭烈士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革命先烈敬献鲜花。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博兴县清明节烈士公祭仪式现场,一支支鲜花代替了花圈,祭祀方式更加文明、绿色。   本报通讯员 袁颂军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报4月6日讯(通讯员 赵容红 刘莎莎 记者 王晓霜 刘哲) 3日上午,来自滨州市8所学校的学生聚集在纪念园为革命烈士进行清明节前祭扫。
  上午9点,来自滨州职业学院医疗系、滨城区二小、开发区南海小学、开发区中海小学、北城实验小学、开发区一中、清怡小学和七彩阳光幼儿园的700多名学生陆续到达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广场,聚集在英雄群雕前。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祭奠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3分钟的默哀仪式,仪式一开始,场上一片寂静,只听到低沉的哀乐声。默哀毕,在来自滨城区二小的少先队员代表的带领下,全体少先队员献唱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随后,各学校学生代表向烈士敬献花篮,来自七彩阳光幼儿园的100名儿童也向英雄群雕献上了鲜花。
  随后,学生们穿过刻有渤海区55308名烈士英名的英烈碑廊,来到烈士墓前,瞻仰烈士墓,并将手中的鲜花敬献到烈士纪念碑前。七彩阳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手工花,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将手中的手工花献给烈士。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共安葬着297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在渤海地区的烈士,据纪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这297名大多数是牺牲在渤海革命区的后方医院,在有籍贯记录的烈士中,大部分是南方省份籍贯。墓碑区最后一排有127座无名烈士墓,他们的墓碑上,姓名、籍贯等信息全无,有的只是他们共同的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纪念牺牲在渤海区的无名烈士,2010年墓区立起一块无名烈士碑,并燃起长明火。
  瞻仰完烈士墓,学生们进入渤海园纪念馆进行参观。纪念馆内展出大量的文字图像及照片、文物资料,并用雕塑等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艰苦的奋斗环境。
共栽同心树 文明绿色祭奠
  4月5日清明节这天,博兴县湖滨镇相公村热闹非凡,贾氏家族祭祖大典在这里举行。来自当地的贾氏各支系的100余名宗亲齐聚贾氏祖碑前,以种一棵“同心树”、举办一场摄影展,文明、绿色祭奠方式共同祭拜贾氏祖先,让家人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上午9点,祭祖仪式开始。今年,贾氏家族创新活动方式,在祭祖活动中,他们除了以古老的传统礼仪,隆重祭拜祖先外,以植树种树“文明祭奠、绿色祭奠”方式共同祭拜贾氏祖先。前来参加祭祖活动的贾氏各支系宗亲代表在祖碑周围的空地上,栽种了三十多棵“同心树”,包括杨树、松柏树等。“我们以绿化环境的这种形式祭奠祖先,不烧香不烧纸,既表达了我们对祖先的尊敬,又展现出文明祭祀的风尚,一举两得。今后,我们还将创新祭祖方式,缅怀祖先的同时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山东贾氏联谊会秘书长贾晓东说。
  另外,贾氏家族还在清明节这天以“树优良家风 建和谐家族 筑贾氏梦想”为主题,开展了家风摄影图片展,用家人身边的真实故事诠释为人、孝道、劝学、向善等核心要义。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的平均打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