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出租应对司乘都有补贴
运转成熟后转向有需求的群体
2015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无障碍出租车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了便利。(资料片) 王媛 摄
     本报4月12日讯(记者 王倩) 以百姓视角看两会,通过普通人的观察为济南建言献策。本报市民观察团活动启动以来,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作为本报第一届责任市民获得者,钟倩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倡议大家关注残疾人群体,而无障碍出租补贴、无障碍设施、城乡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贴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她关注的重点。
  去年12月开始,济南市引进了五辆无障碍出租车,这一时让钟倩很兴奋。在她看来,这传递了两个信号,“无障碍意识”得到弘扬,全社会都在关爱残疾人,而对于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来说,大家为他们营造舒适安全方便的出行环境,清除了出行的障碍。
  据统计,济南市有33万残疾人,其中,下肢残疾、需要坐轮椅出行的双下肢残疾人共有约3.8万人。钟倩作为其中一员,在乘坐普通出租车时遭遇过拒载的尴尬,所以在无障碍出租车启动之后,钟倩曾经乘坐过。根据她的表述,车内的设置很人性化,也非常舒适,不单单是方便,最重要的是拥有安全感。
  然而,无障碍出租的市场价位,让钟倩以及像她一样的小伙伴难以接受,“残疾人群体大都难以接受,残疾人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受限,很难负担得起。”钟倩这样总结。
  出行有需要,但负担不起,当无障碍出租变成就医的交通工具,这种尴尬如何化解呢?作为“两会”市民观察团的一员,钟倩进行了专门的调研,提出了几条建议。
  像之前本报曾经呼吁过的建议一样,钟倩认为,保障无障碍出租走得更远,落实津贴(补贴)制度,或是推出专项补助资金。这种制度庇护是双向的,一方面,要给出租公司以补贴或政策性惠及、刺激,保障无障碍出租的长久运营,也是为下一步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管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对符合要求的残疾人群体发放免费乘车券,或是以其他形式,发放公共交通补贴、出租车补贴等。
  无障碍出租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性化举措的体现。在运营初期,专门针对残疾人群体服务,逐步成熟后,可转向有需求的群体,以平衡市场需求,也应优化管理举措,降低无障碍出租的空驶率。
  济南无障碍出租车现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根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无障碍出租车前期需要巨额投入,在最初运行的一个月,出租车公司亏损几万元。无障碍出租车的探索还在进行,从今年1月份开始,除了残疾人群体,无障碍出租车也对65岁以上的老人开放,而大家盼望的是,无障碍出租车能多一些,价格也更亲民,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体、老人等有需要的群体,都能享受到无障碍出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