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赏柳
2015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建生
  游过泉城的大明湖,我才真正认识柳树。
  那天正好是周末,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大明湖岸边的柳树,像刚出浴早妆的处子,头戴晶莹剔透的春露,身着鹅黄嫩绿的新衣,轻摇长长的枝条,千般媚态,万种风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细叶沾着露珠在朝霞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如同片片碧玉挂在树梢;那杨柳化成的美人,“垂”出纤腰款摆,真乃“赋物入妙,语意温柔”,莫非贺诗人来过大明湖?
  宽敞的滨湖石板路上,柳枝温柔,笑对如织的游人,不时地抛出彩袖,拥拥肩膀,摸摸面庞,亲亲额头,挠得你身上庠庠的,心里酥酥的。走热了的人们,脱下冬装,或搭在肩膀上,或挽在胳膊里,或缠绕在裤腰间,尽情地享受着柳枝的爱抚。带着孩子的夫妇,或讲着柳的典故,或诵着柳的诗词,或唱着柳的儿歌,其乐融融;中年汉子推一只轮椅,轮椅上坐着不便行走的老母亲,柳枝紧挨着轮椅,共演一幅孝的画图;皓首红装的古稀老人在柳枝下的石凳上倚柳而坐,好久好久……
  一阵春风拂来,少女的长发飘向天空,那一棵棵柳树,形成了一团团绿色的烟雾,大明湖倾刻朦胧起来,仙境一般。“书画一船烟外月,湖山十里镜中人。”绚丽的画舫,沿着先人们所走的线路朝历下亭开去。我以画舫的方格当作取景框,欣赏着一幅幅美妙的图画,画中有绿柳有枯荷,有游玩的人们,还有我们船尾的浪花。历下亭位于湖中小岛,非船不达,岛的周边柳枝接岸,风平时,像绿色的珠帘;风吹来,又氤氲出淡淡的碧团。我们诵读着“渔歌隔浦远,桥影卧波湾”,眺望湖水中拱桥的倒影,一个个沉醉于柳荫之下。说来奇怪,柳树下的石拱桥小巧精致,拱不高,台级少,看不出北方人的粗犷,倒像是江南水乡。不会是设计者的失误吧?不!应该是有意为之,意在写柳,凸现柳树的神韵!
  大明湖的柳枝,春天最早显绿,冬天最晚谢幕,任你相拥相偎,窃窃情话;任你嬉戏笑闹,自拍倩照;任你互诉衷肠,泪眼婆娑。而它则一味地点头示好,摇身抚慰。多少热恋情侣在这里坠入爱河,多少弟兄姐妹在这里义结金兰,多少反目邻居在这里干戈玉帛,多少亲情家庭在这里含饴弄孙。柳树以及柳枝下的小桥流水,柳树旁的亭台水榭,好似社会中的社会,家园外的家园,天天演绎着人世间的佳话,时时流淌着闲适与温馨。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大明湖那古老而年轻的柳树群,配什么颜色都是风景。钻进一群粉妆,便是惊艳之至——“万绿丛中一点红”,“红配绿,颜色足”——美术家追逐的效果;舞动一袭白裙,又如雾里浪里,天上仙女下得凡来,美妙而神奇;至于增添素色,哪怕是青黑蓝紫,依旧是调和而眼顺,平淡中蕴藏活力。
  绿色的柳枝条下,加什么物体都是图画。或红黄相间的亭榭,或乱石堆砌的假山,或曲径回廊的扶手,或岸边浪泊的小船,哪一幅都“活脱”,哪一幅都“灵动”,哪一幅都让人浮想联翩,哪一幅都书写着沧海桑田,让你喜,让你忧,让你敬仰,让你畏惧……
  “海右此亭古,历下名士多。”古老的泉城,如云的名士,留下了繁星般的佳作。大家们都写大明湖,都写那湖边之柳,源头都是刘鹗的《老残游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柳是山色,也是湖光,柳是景点的配角,也是大明湖之脸面,柳树的包容大气正是北方人的性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