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眼”里挣扎其实是一种奋斗
2015年04月1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为生活斤斤计较经常加班的年轻人并不是这个社会的负能量。他们的这种行为并非掉进钱眼里,而是完完全全为理想而奋斗。
因为微信朋友圈里有一条“月入八千在北京怎么活”的帖子广为流传,有媒体发出了善意的提醒,希望年轻人不要掉进钱眼里。年轻人固然应该有理想,但是以为只谈理想就能让他们摆脱困境,就好比要拽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并不现实。
“月入八千”在二三线城市当然能够维持不错的生活,但年轻人奋斗在一线城市,还要承担更高昂的居住、交通、社交成本。“月入八千”看上去很光鲜的年轻人在京城其实很容易成为“月光族”,这样的财务状况和生活方式无疑是相当脆弱的,基本没有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敢于漂在京城的人谁能没有一点理想,但是形势比人强,窘迫的生活很容易把满怀豪情的人改造成锱铢必较的人。算了又算,有人宁愿从阁楼搬到地下室,有人不惜多走两步以减少公交中转次数。如果这样精打细算还不能维持生存,那也只能放弃理想去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城市。可能在一些人看来,这就是掉进钱眼的迷失,其实这是面对市场的理性选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年轻人对金钱更敏感也更有兴趣,这是环境造就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特性近乎“经济动物”,他们更希望年轻人多谈点理想,少谈点利益,也很欣赏微信圈里那种为了“国图浩瀚的书海和人艺那一场《雷雨》”留在北京的人。在很多人看来,金钱和理想是不相容的,却不知金钱的激励和理想的激励对这些还在为生计挣扎的人来说是可以并行,甚至互助的。无论是为了攒钱买一套房留下来,还是为了到国图看浩瀚书海留下来,都是让自己在北京兢兢业业做番事业的理由。在很多时候,“金钱”的激励反而比理想的激励更现实。
在清高的人看来,金钱是让人羞于说出口的“阿堵物”,但是在普通人看来,金钱是生活的必需品,只要是合法劳动所得,并不肮脏,也无原罪。与那些开着豪车在城市的夜晚呼啸而过的“无业青年”相比,为生活斤斤计较经常加班的年轻人并不是这个社会的负能量。他们的这种行为并非掉进钱眼里,而是完完全全为理想而奋斗。我们经常听到有白手起家积累万贯家产的人不忘回报社会,而视金钱如粪土的富二代则很少考虑如何让自己的金钱发挥最大的效益。
“月入八千”的年轻人在钱眼里挣扎,正反映了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如果这些年轻人最终丧失了理想,不只是个人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现在,面对他们一点都不优雅的挣扎,我们与其嘲讽或批评,倒不如想办法施以援手,减轻他们的生存压力,帮助他们尽早获得财务自由,为理想搭起更广阔的起飞平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