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80后乡村教师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孙升峰,留守儿童的“好爸爸”
2015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升峰与留守少先队员交流谈心。
  即使左臂不便,孙升峰工作起来依然认真。
     1986年出生的孙升峰,先天左臂残疾,毕业后一门心思回家当老师。2010年,站上讲台那刻起,他说:“讲台上只有老师,没有残疾人,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好。”调离岗位,离开讲台那刻起,他说:“离开讲台不代表离开学生,我还是学生们的老师。”但在孙集镇留守儿童的眼中,他不仅仅是一名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好爸爸”,讲故事、教鼓子秧歌,给孩子制作视频……5年时间里,他让留守儿童有了归属。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陈伟
使用实景教学方法,所带班级全镇上游
  孙升峰,1986年出生在商河县孙集镇,他的左臂先天性肢体残疾,这使得80后的他有些许自卑。但是自从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起,他就无数遍告诉自己:“走上讲台,就把自己当成健康人,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回忆起第一次踏上学校讲台的情景,孙升峰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多少有点紧张,就担心孩子们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当他走上讲台时,甚至刻意拽了拽左臂上的袖子,希望衣服能尽可能遮挡空空的袖管。
  但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班里孩子们并没有刻意看他的手臂,而是从心眼里欢迎这个年轻的新老师。 
  “看着孩子们单纯的眼神,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孙升峰说。
  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孙升峰,他接手的班级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而且学生领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并不能融汇贯通,有些学生甚至连造句都不会。
  为了有针对性地教学,刚刚走上讲台的孙升峰,多次请教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前辈。遇到问题,向自己大学同学咨询,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其他学校的先进之处,尝试卡片、小组互助等形式提高学生们的成绩。
  孙升峰认为有些知识只有进行实景教学,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好。他介绍,语文课本上曾经有一篇《冬天里的一场雪》,他一直没有教这篇文章。等到冬天下雪后,他就带孩子们去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玩够了回去让孩子们简短写一下他们眼中的雪。结合课文,孩子们对雪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孙升峰所带班级的成绩稳步提升,等到孙升峰调离教学一线时,班级名次已经成为孙集镇上游。
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
  尽管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可是孙升峰还是高兴不起来,还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他告诉记者,孙集镇学校有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开,孩子们的性格有些孤僻,在学校里死气沉沉,没有朝气活力。
  孙升峰曾经布置过一次家庭作业,回去听写然后让家长帮着检查,结果全班47个人中有10多个学生没有完成,问起原因才知道,这些孩子们家长都外出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 
  学生刘龙(化名)的父母和爷爷都去青岛打工了,只留下他和奶奶在家里,刘龙的成绩不理想,上课时常开小差,课下打架、破坏公物、偷折邻居家的小树,是村里人眼中的“小霸王”。 
  家里人管不了,孙升峰找到刘龙的时候,孩子的一句话令他至今难忘。“即使闯了祸,爸爸妈妈也不会来管我。”刘龙说。 
  在与刘龙的接触中,他了解到了很多留守儿童的心态,希望用“闯祸”来引起家长注意。孙升峰便抽出时间和刘龙拉呱聊天,打开孩子的心结,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来。就这样,慢慢地,刘龙变得开朗了,上学也能集中注意力了,成绩也进步了许多。
  孙升峰介绍,在农村,类似刘龙的情况太多了,父母为了挣钱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少了约束,心理也容易出现问题。
  孙升峰就积极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整个孙集镇的留守儿童至少得有两三千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好好解决,会耽误多少孩子的前途,会给多少家庭带来遗憾。”孙升峰说。
一门心思关心留守儿童,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好爸爸”
  2011年,孙升峰调离教学一线,成了孙集镇教育办公室的一员。没了教学任务,他更加全心全意投入到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一事中。倡导成立“爷爷奶奶家委会”、“鼓子秧歌进校园”、“和爸爸妈妈亲情视频”、“你的生日我祝福”、“感恩教育反哺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孙升峰和同事策划的。
  有一次同事们无意之间谈起,现在孩子,尤其是留守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能和家长说声谢谢。闲谈之后,孙升峰老师就开始思索,能不能让孩子通过某种方式向父母表达感谢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最终决定通过制作视频,架起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和爸爸妈妈亲情视频”活动中,很多学生将心中的感激告诉爸爸妈妈。张丽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在天津跑市场找工作,一年很少在家。张丽在视频中说:“爸爸,希望你每一次在高空中作业时,小心点,没事就多回家陪陪我和妈妈。” 
  后来张丽的爸爸还专门给孙升峰打来电话,表示感谢。通过亲情视频,父母了解到了孩子的想法,而孩子们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留守儿童,照顾他们。在孙升峰眼中,留守不应只是一张名片。他说:“我们镇上每一个在职人员都一对一照顾一个留守儿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更多是关注他们的生活。”
  如今,很多留守儿童都把孙升峰当成了自己的“好爸爸”,有啥事也愿意和这位“爸爸”拉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