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该吃不吃也会“耐药”
专家:抗生素用多了固然很有害,但也不要谈之色变
2015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抗生素。”近日,复旦大学一份“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20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最严抗生素管理办法的实施和家长意识的提高,孩子滥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减少。但专家提醒,不少家长因担心抗生素危害,而随意减少医嘱抗生素服用量,这也能引起耐药。

  本报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来慧             

调查:医生和家长都很少开抗生素
  “六成孩子尿检出抗生素,这太可怕了!”20日,带发烧孩子到医院看病的省城市民苏如慧很是担心地问了问医生,“我孩子不用吃抗生素吧?”
  “现在临床上,抗生素使用应该说是非常规范了。”省千佛山医院儿科专家王红美介绍,前些年确实存在较严重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对此,卫生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2012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抗菌药实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医生只能开相应级别的药。“现在管理特别严格,抗菌药使用率直接和医生的奖金挂钩,用多了扣钱。”
  除了管理严格,家长们的意识也在提高。“现在很少有家长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
  “我一般不给孩子用消炎药,发烧感冒什么的,我现在都尽量选中医推拿或者喝中药。”苏如慧说,现在她身边绝大部分妈妈都会给孩子选择中医的方式治疗感冒等常见病,“吃西药总怕有副作用。”
  20日,记者在省千佛山医院和山大齐鲁儿童医院各询问了10个孩子的家长,只有1个家长主动要求医生给开了抗生素。“孩子身体抵抗力弱,每次感冒发烧就拖很久,很容易并发细菌感染,所以先开点。”6岁女孩彤彤的父亲说。
危害:滥用抗生素会使腹泻都治不好
  “现在应该说孩子滥用抗生素很少了。”山大齐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叶冰表示,医疗机构管理越来越严,医生不会随便开抗菌药,而即使是患儿父母到药店买抗菌药也会越来越规范。
  “如果说孩子没有在用抗菌药,但尿检发现了,这应该是从饮食中、环境中摄入的。”叶冰介绍,人服用抗生素一定时间后就会代谢完,尿检不会呈阳性,“如果检测出来了,那肯定是其他方式摄入的。”
  复旦大学研究者也指出,像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出现在儿童尿液中,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的影响。
  “健康人在尿检里检出抗生素,到底对健康有多大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叶冰说,抗生素代谢大都需要经过肝肾,所以有可能会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有潜在危害,但具体有哪些危害仍缺乏相关研究。
  “现在看最主要的危害是耐药。”王红美不无担心地说,现在临床上耐药的患儿越来越多,很多抗菌素对不少患儿就是不起作用。如果都耐药了,将来一个简单感染引起的腹泻都可能治不好。
  王红美同时称,抗生素固然会有危害,但也不必谈之色变,把它适量用于治疗还是有必要的。

提醒:抗生素服用中不可擅自停药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人们认为吃多了抗生素不好,就随意减少医嘱的服药量和服用周期。”叶冰提醒,这种行为也有可能造成耐药。
  叶冰分析说,抗生素杀死细菌的原理大都类似,主要是通过模仿细菌所需营养成分的结构,让细菌“吃掉”抗生素,使其不能再获得其他营养,最后把细菌“饿死”。这样就需要抗生素在人体内维持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应随意减少医嘱服用量。
  “不按医嘱按疗程服用,也可能会引起耐药。”叶冰提醒说,现实中许多患者往往会在服用抗生素两三天,感觉症状消失或减轻后就停用,“但其实这时可能只杀死了部分细菌,残活的细菌就有可能慢慢具有耐药性,而耐药基因还会在细菌间传播。”
  专家提醒,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只有当医生开出处方时才使用抗生素;即使感觉病情有所好转,也要服完处方的所有药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