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忙
2015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韦钦国
  春风送暖,杨树开始吐穗开花,杨树穗花即民间俗称的“无事忙”,随风落在地上,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到公园或路边拾“无事忙”。四五十年前济南的杨树很多,俗称“家杨”或“大叶杨”,每到初春时节春风乍起,毛茸茸的杨花便随风从枝头飘坠,我和许多小伙伴就提着竹篮或柳筐,跟着大人一起蹲在地上拾“无事忙”。
  对孩子而言,拾“无事忙”多是出于好玩,大人们则是为了食用,通俗地讲就是包大包子。做法并不复杂,将拣来的“无事忙”(也有人直接上树撸摘)去掉位于顶端的蒂把,淘洗干净,用开水焯后挤出水分剁馅,辅之以新鲜韭菜提味,加五香面、盐、葱花等拌匀即可做馅。有条件的人家会更讲究些,加入木耳、虾皮或五花肉,色香味俱全。刚出锅的“无事忙”馅大包子清香扑鼻,美味可口。还可以拌上面糊过油煎,因其带咸味而被称为“咸食”,味道清淡鲜嫩。
  “无事忙”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尝鲜或吃春这般意境,它曾在经济困难时期救过许多人的命。听老人们讲,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不够吃,许多人吃不饱饭,除了春天吃“无事忙”,不少人还靠着吃家杨的树皮和树叶度过那个年代。笔者没有经过那个特殊时期,但至今还记着儿时挎着小篮跟大人在树下捡拾“无事忙”时哼唱的儿歌,“无事忙,无事忙,掉下来,哭一场。”当时不求甚解,后来才知道之所以“哭一场”,多半是因为“无事忙”的花期只有三五天,很快就没有了,有时遇到刮风下雨,花期就更短了。开花而不结果,花满枝头又不长久,这不是折腾人吧?所以,有的老人就常以“你看你这熊孩子淘气吧,真是个无事忙啊”来责备那些“不干正事”的孩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