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开户上演速度与激情
不少大妈和“小鲜肉”也“追涨”,买卖股票只凭感觉
2015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随着股市行情的转好,三四月份泰城股民热情高涨,老股民重新入市,新股民加入进来。城区多个证券公司营业部,每天人头攒动,开户排队上百人也很常见。
  证券开个户
排队一上午

  股市行情的火热,也带动着市民的炒股热情。在城区多个证券公司营业部,一个多月来每天都有不少排队办业务。
  16日,曾经的老股民李先生,一大早就坐上公交车,来到东岳大街一处证券公司营业部,重新启用已经休眠三年多的老账户。李先生2007年左右的时候就接触了股市,炒股炒了四五年,因为3支股票被套牢,最后忍痛割肉不再炒股。从年后看到股市行情高涨到现在,李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忍住,曾经答应老伴再也不碰股票的承诺也被打破。“手里钱虽然不多,但是看着老伙计们天天讨论,今天赚了多少昨天赚了多少,心里就是痒痒。”李先生说。
  老股民的回归,新股民的加入,让城区各大证券公司内一片繁忙。近开户办业务一项,就让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岱宗大街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叫号机,从早上开门到中午吃饭,排队人数都没低于过三四十个号。
  “我早上9点来的,11点还没排到,人太多了。”后七里社区的王先生在东岳大街一家证券公司新开户,直到11点多才轮到。轮到号后,王先生拿出身份证、银行卡,开户系统忽然又卡住不能登陆。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系统卡顿已经很常见,光他们证券公司全国每天开户量就有一两万,有时候还得挤系统,谁挤进去谁才能办。
大学生也炒股
年轻人跟潮流

  在人头攒动的股民大军中,有了一个新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加入其中,特别是80后90后,已成为并不鲜见的群体。有的甚至是在校大学生,年龄阶段位于“95后”。
  泰山医学院大二学生小陈今年刚20岁,是一名“95后”新股民。17日早上,他坐公交车去证券公司,做一些账户上的调整。去往证券公司的路上,小陈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机,眼睛一直盯着大盘行情和手中四支股票的涨跌。小陈告诉记者,他炒股既是受家里影响,也是看准了现在的行情和未来涨势。他投入的钱不多,大概1万元,大部分是家人支持,少部分是自己攒下的零用钱,还有一点是打零工赚的。“我现在是在学习阶段,同宿舍还有俩同学也刚进来。”小陈说。
  记者从城区齐鲁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证券、中信万通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了解到,新开户股民中“80后”“90后”年轻人占到了约两三成比例。“这部分投资者敢想敢做,开了户就是来投资的,很少观望。”城区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人员说,可能这也和“80后”“90后”的年轻劲头有关,投资金额相对中老年群体差距也不太明显。
  新开户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13日放开开户限制后,到多家证券公司开户的股民。股民黄先生就在两家公司有了账户,17日下午,他又到第三家证券公司开户,“对比各家的佣金和服务,哪家服务好就多操作一点。”
年轻人手机炒股
老年人盯紧大屏

  与中老年股民群体不同,新进年轻股民都能熟练使用手机和电脑,不盯在证券公司看行情。证券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股市投资有风险,年轻群体应该科学炒股理性入市。
  17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四处证券公司营业部,发现守在营业部内电脑屏幕、大屏幕前的,基本都是中老年股民。今年61岁的老股民周女士说,家里虽然也有电脑,但孩子不在自己不会用,而且老朋友们都在营业部,可以互相学习参考。
  “年轻人一般来了就是开户,开完户基本很少来营业部,在家里电脑上、手机上就能操作买卖。”齐鲁证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轻群体在这一点上也比较有优势,能够每天随时监控到大盘行情。许多股民都各自有工作,也没法全天靠在营业部操作。
  记者在多家证券公司内都看到,“股票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等类似字样的提示都有摆放。城区一家证券公司经理刘先生表示,证券公司在股民开户前都会进行类似提示,特别是对一部分抱着在牛市时进入大捞一笔的投机股民,这部分股民没经历过熊市,没有经受过损失,风险意识较为欠缺。许多股民跟风操作买卖,对股票一知半解,很容易摔跟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