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家掺假岂能靠“问”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省城各区食药监局已经开始在官网公示行政处罚信息,但不少市民发现,处罚信息写了店名,没写地址,根本无法判断是哪个店有问题。济南市食药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行政处罚公示是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进行,公示内容有统一格式,其中并未要求公示地址。但市民可向食药部门咨询。(详见《齐鲁晚报》21日C03版)对此,剪友们议论纷纷。
  公示哪家掺假不能靠“问”
  @朱风翠:如果只公布店名而没有其他相关信息的话,这种公示处罚则会大打折扣。在笔者看来,且不说掺假的驴肉火烧店有没有对市民造成安全影响,单就这种“不彻底”的处罚来说,除了会让广大市民蒙在鼓里,还会让市民不敢轻易地再吃驴肉火烧,这无疑也会对货真价实的驴肉火烧店无形中造成伤害。因此,公示信息要全面,别让市民再打电话咨询掺假的是哪家。
可将地址信息单独列表
  @甘泉:只考虑公示内容依据国家统一规定,而让地址硬生生隐身,这种半拉子公示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尽管行政处罚公示要遵循国务院相关规定进行,公示内容有着统一的格式,其中也并未要求公示地址这一项,但在市民期盼公开和其他店怕受牵连的情况下,即使表格上没有统一要求,也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妨实行单独列表,以满足市民的愿望。只是照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岂不让老百姓担惊受怕乃至利益受侵害。
公示内容还有待补充细化
  @静嘉:今年1月,济南市食药监局制定《济南市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并推出统一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填写参照给出的例表。公示信息存在细节上的瑕疵,这属于尝试和摸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和细化。相关部门亟需多多听取民意,将公示信息做到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在阳光下运行,并以此为契机加大食药安全宣传,畅通投诉渠道,使监督的通道越来越宽广。
查非法采石要多来些“突然袭击”
  □冯波

  17日,本报曾对展村西村一处非法采石场趁夜偷采进行报道。据村民张先生反映,18日晚上前半夜还在采石头,因为19日晚下雨暂没动工,村民难得睡了一场好觉。目前,国土部门正在落实违法事实,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详见《齐鲁晚报》21日C04版)
  按照国土部门的认定,此处采石场属于非法作业。既然是顶风而上违规采石,就应该受到严惩。而目前该采石场竟然以巨大的采石噪音令附近居民不堪其扰,竟最终落得个被“逼走”的下场。居民何其无辜,采石场何其嚣张。
  该采石场敢于违法采石的胆气,归根结底来源于对执法部门执法行为的洞悉,他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钻了执法部门执法的空当。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居民将要或者已经安然就寝,执法人员也早已下班回家。“月黑风高”的夜晚,正是采石场肆无忌惮“大显身手”的时候。
  记者注意到,山脚下有一条油锤车轧出来的路,被半米高的土堵了起来。据张先生说,这是因为开采人怕被查,特意堵起来的,实际上,开采出来的山石早在半夜就被人拉走了。看来,该采石场的经营者早已经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心知肚明,只不过利欲熏心,妄图瞒天过海而已。欲盖弥彰之下,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
  对付该处采石场这样的伎俩,唯有执法部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能奏效。既然非法采石场趁夜晚施工,那执法部门不妨“将计就计”,来个夜间突袭,何愁不能将其一网打尽?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但是为了恪尽职守,保一方安宁,尽快查处违规采石的不法人员,这种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