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时,养父母给他温暖的家;现在,他给养母依靠的臂膀
养母偏瘫七年他打工也带身边
2015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泰市翟镇近格村49岁的范守安,5岁离开生身母亲,跟随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母生活。2008年养母患病行动不方便,范守安为养母穿衣喂饭、端屎端尿的照顾了7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范守安放弃了外出打工,至今没有结婚。

五岁时逃荒到这 他有了温暖的家
  22日上午,记者来到翟镇近格村的范守安家。来到屋里,范守安正在照顾养母张成英起床,准备推老人出去晒太阳。除了摆放的几件老家具、一台黑白电视机、两张单人床,屋里基本没有什么别的家具。
  1964年的冬天,家住山东齐河的范守安随着姐姐和哥哥,逃荒到翟镇近格村。近格村村民范贵路一家看到姐弟三个可怜,便收留了他们。为了不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范守安的姐姐和哥哥只好忍痛割爱把年幼的范守安留在近格村,姐弟两人踏上了返乡的路途。范守安自5岁来,就再也没回去过,尽管哥哥和姐姐来找过他很多次,他都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家。
  养父范贵路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后来带着伤残回到家乡成家立业。这么多年来,为了照顾范守安一直没有要自己的孩子,对待范守安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使范守安度过了纯真欢乐的童年时代。范守安说,父亲对他很好,有什么好的东西自己不舍得吃给他留着。“小时候有一次我得了脑膜炎,那时候没有车子,大冬天的父亲背着我走了15里路到城里的医院看病。脑膜炎治晚了要命,要不是父亲我就病死了。”

打工也带着偏瘫养母 老人不习惯他也干不长
  2000年,范守安的养父范贵路去世,2008年,近80岁的张成英由于年事已高,患上了偏瘫,长年卧床不起。范守安为了更好地给母亲看病,辞去原本的工作回到家乡,四处寻医问药,跑遍了省内各处医院。因为母亲腿脚不方便,范守安专门在济南省立医院定制了一个3000元的轮椅,每天早晨范守安都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晒晒太阳。
  范守安说,为了给母亲看病,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跟亲戚朋友借了三万元。自己带着母亲出去打了几次工,每次出去母亲都待不了几天就要回来。“从去年的时候我打算出去干点活补贴家用,因为母亲想家、水土不服等种种原因,呆上十几天、二十几天就回来了,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在外面打工的时候那些同事人都挺好的,我去上班的时候,母亲就由同事照看,坐车的时候司机和售票员也帮忙抬母亲上下车。”范守安说。
  由于家庭状况不好,母亲得病必须有人照顾,自己的婚姻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以前也有人介绍过,但是听说我母亲身体不好,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就没有同意。”范守安说。
村里给申请低保 邻里常过来帮忙
  范守安人缘好,每到邻居家里有事的时候,他总是忙前忙后的,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尽心尽力。他遇到困难,邻居们也都经常过来帮他照顾母亲。
  邻居王女士介绍,范守安为人老实,这么些年也没见他跟谁吵过嘴,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是个慢性子。平时,张成英的生活起居都是由范守安一人照顾,张成英想吃什么东西,范守安都会尽力做到。“范守安母亲耳朵聋,听不见说话,说好几次都听不清,一般人这么长时间早急了,可范守安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发过脾气。平时他去劳务市场打零工的时候,都是把家里的钥匙留在门口,我们收拾完家里就过去帮忙照看他母亲。”王女士说。
  近格村村书记王富新说,村里没有多少钱,不过正在尽全力帮助他们家。“我们村里没有什么副业,村民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在家种地。村里给范守安家申请的低保,一个月有150元,还有一个月70元的农村养老金。我们会尽力资助他一些,逢年过节村里都会给他们家送面粉、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备品。毕竟我们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想尽可能地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家。”王富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