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开在胶东大地上——
陈桂香:《地雷战》中“玉兰”的人物原型
2015年04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年担任青妇队长的陈桂香(摄于1944年)
   □陈敬刚
  1962年,由八一制片厂拍摄的黑白电影《地雷战》堪称抗日影片中的经典之作。凡是看过《地雷战》的观众,大都会记得那位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员埋地雷炸鬼子的“玉兰”姑娘。日前,笔者有幸在青岛见到并当面采访了影片中“玉兰”的人物原型陈桂香老人。
  舍生忘死火线救伤员
  1925年,陈桂香出生在海阳市小纪镇纪家店五虎村的一个贫农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日军占领了海阳县。当时才13岁的陈桂香亲眼目睹了鬼子四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受做地下交通员的大哥和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二哥影响,她不满14岁就参加了抗日活动。1941年加入了村妇救会,17岁就在村里担任起青妇队队长。
  1942年春天,日本鬼子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天上午,八路军某部在纪家店附近与鬼子交火后打得相当惨烈。在村外负责放哨监视敌人动静的陈桂香,忽然发现遭到鬼子追赶的3个八路军伤员跑进了他们村。在敌人即将逼近的千钧一发,陈桂香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将伤员藏进自己家的地窖中。当时尽管有好几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兵追到她家翻箱倒柜地搜索,并端着枪威胁陈桂香:“你的家里,八路的有?”但性格刚强的她镇定自若,始终坚持说:“没有。就是没有!”鬼子们闹腾了一阵子,没有找到八路军伤员,气得“呜哩哇啦”地怪叫着撤走了。
  那年初夏,敌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又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有个八路军战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陈桂香连夜带领青妇队队员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把伤员背下战场,并随即将他藏进山洞。之后,便坚持和姐妹们轮流去给伤员喂水、喂饭又喂药,很快使那个战士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前线。
训练场上的“女汉子”
  1944年秋天,陈桂香当选村妇女自卫队中队长并兼任民兵爆破小组队长。那年8月,民兵第三期整训开始了,陈桂香积极学习埋地雷、投弹、射击等军事训练项目。到冬季大整训时,她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学会埋三种雷,投手榴弹三十步打准,土枪七十步打三中二,每天学会一个生字……”在大整训总结测验中,陈桂香以75步射击打三中二、能埋三种地雷的总成绩赢得了全联防技术考核的第一名,不仅学会了读书看报,还能够在村里的“扫盲班”担任教员。后来她又到位于烟台的抗大山东分校参加进修,为自己在建国后到青岛市市北区法院和区人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地雷战》中提到的“头发丝雷”,陈老对笔者展示出那张自己珍藏了70多年、留着漂亮长发的19岁时的照片。乍看上去,简直就像电影《地雷战》中的“玉兰”姑娘本人。陈老不无感慨:“当时我是多么喜欢自己那长长的头发呀,可是为了对付越来越狡猾的日本鬼子,自己还是忍痛将心爱的长发剪下来做了‘头发丝雷’的引线。”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留长辫子的女民兵也纷纷变成了齐耳短发……
“铁西瓜”大显神威
  1945年5月9日,反扫荡战争在海阳大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陈桂香带领青妇队布雷、救护、送饭,活跃在最危险的前线和后方。5月16日,日军大队人马逼近了纪家店村,在敌人离村不到半里地时,陈桂香还在村头沉着地布雷,然后才隐蔽起来。日寇进村后,陈桂香埋在村头的两个地雷炸死了8个日本兵,第3颗雷炸响的时候,日本兵已经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
  “铁西瓜”大显神威的故事曾经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1945年盛夏的一个中午,村里接到情报,鬼子要来扫荡,陈桂香在一旁动起了心思:天热鬼子进村首先要找水喝,把家家户户水缸里的水倒净,然后在水井边上埋上地雷……想到做到,陈桂香立刻带领女民兵们在一处显眼的水井周围迅速埋好踏雷,并找来一只水桶,放在井边。进村后的鬼子发现水井旁的水桶和井绳,顿时一窝蜂般拥了过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鬼子连滚带爬地拖着十几具尸体逃跑了……
  1945年8月,被评选为胶东抗日民兵英雄的陈桂香,胸戴大红花出席了胶东第二次群英大会,并在会上受到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亲切接见。不久,又当选了山东省抗日民兵英雄。随后,词曲作家陈志昂为其创作的歌曲《女英雄陈桂香之歌》,迅速传遍了胶东大地。其歌词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可爱的女英雄陈桂香,你的名字多么响亮,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开在胶东大地上……
  当时的《胶东日报》、《大众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出版的《民兵英雄传》中,陈桂香的名字赫然在列。1959年4月初,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率领由导演和演员组成的访问团专程来青岛寻找时任市北区人民法院法官的陈桂香,当时导演想让她在影片《地雷战》中饰演“玉兰”姑娘。后来因剧组决定改用专业演员,故而观众未能一睹陈桂香登上银幕自己饰演自己的风采……
  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忆起当年的硝烟战火,90岁高龄的陈老意味深长地对笔者言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够牢记历史,永远生活在和平的春天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