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三正在清理旱厕的卫生。 本报记者 杨擎 摄
中医院保洁员们休息的小屋内设施简陋。 本报记者 杨擎 摄
建筑工地外墙工陈富贵。 本报记者 张健 摄
于海涛(中)正在安排队员处理突发事件。 于海涛 提供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但对于厕所清挖工、治安执勤民警、建筑工人、物业服务人员等不少劳动者而言,并不意味着休息和出游。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为市民生活和这座城市做着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之美。
张俊三:淘粪工一干就是12年□
本报记者 杨擎
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但对于厕所清挖工张俊三来说,“劳动节”这个名词早已淡化。“这个岗位没有节假日,也从未体验过‘劳动节’。”张俊三朴实地说,他不能休假,不能撇下市民的卫生不管。
27日下午,记者在新华苑院内公厕见到了张俊三,他正在对该厕所进行清理。“从早上5:30就出门了,主要打扫未满厕所的卫生和将满厕所的清挖。”张俊三说。
“我今年59岁,2003年就开始从事厕所清挖工作,至今已12年之久。”张俊三说,刚从事该行业时,身上的恶臭使得家人十分嫌弃,连吃饭也觉得被恶臭“缠身”,虽然很饿,但就是吃不下。
据了解,济阳县公共旱厕共106处,张俊三负责其中的33处。这些旱厕无化粪池,粪坑将满时,只能靠人工进行清挖。“清挖一处旱厕用时1小时左右。”张俊三说,通常挖满一车用时3小时左右,加上路程用时和卸车用时,大概需要5个小时。
“这33处公厕使得我每天的工作都很充实。”张俊三说,他在每个公厕内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市民电话一响,立马到位清挖。据悉,厕所清挖工作没有节假日,即使过年,也必须保证市民的入厕卫生。“今年以来,我未休过一天假。”张俊三说,除下大雨无法出车外,只要路况允许,就必须出车。
去年11月,张俊三因阑尾炎做了阑尾切割手术,不得不请假。“从动手术直到拆线,一共7天。拆完线第二天我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张俊三说,得病或有事请假,要么就提前将第二天的工作做完,要么得跟其他两位清挖工沟通帮忙。
提起五一劳动节,张俊三笑笑说:“我就不休息了,好好工作,为市民多做贡献。”同时,他表示:“部分市民喜欢把生活垃圾扔进粪坑,这使得工作开展十分不便,希望得到市民的体谅,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陈富贵:生命系在保险绳上□
本报记者 张健
随着济阳经济的不断发展,济阳不少小区的高层楼房拔地而起,在高层楼房华丽的外表下,离不开无数外墙工人的辛勤劳作,陈富贵就是这诸多外墙工人中的一名。
陈富贵是菏泽市人,从事外墙工作已经有3年时间,最初从事外墙工作就是为了能多挣些钱补贴家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外墙工人挣的就是“风险钱”,每天都要把自己的生命系在一条保险绳上9—10个小时。
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澄波湖壹号小区的建筑工地,在建的高层都在25层以上,走到一栋已经封顶的高层前,陈富贵正好从六七十米高的高空乘吊篮往下走,由于有风,吊篮在高空中晃动得十分厉害,让人很担心。
随着吊篮缓缓降到了一楼,所有人的心也都落了地,吊篮有两平方米左右,底部要放置各种外墙施工的工具,供工人操作的区域只有几十厘米,现在这栋楼正在进行外墙防火层的加装。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上边风还大。”陈富贵说,他今年39岁,为了让家里的老婆孩子日子更宽裕些,从三年前他就成为了一名外墙工人,抛家舍业全国各地到处跑,每年只回家两次,一次是麦收,一次是过年。
陈富贵说:“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自己也害怕,高空作业时腰里就系着一根安全绳,不敢往下看。”经过几年的摸索,现在已经不再害怕了,但是家人也是非常担心,每日都要打电话报平安。
除了比较危险以外,就是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陈富贵说:“干外墙的工人除了风险大,其次就是活不好干。”工作最难的地方除了风险就是楼房凸凹部分,由于楼房建筑有很多飘窗是突出墙外的,只能自己找角度,有时需要将身体探出吊篮才能够得着。
每个工地都有外墙工人,两根钢丝绳,一个吊篮,他们顶着烈日,用辛勤的双手为高楼大厦穿上了华丽的外衣,陈富贵说:“看着华丽的高楼,他和工友们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代俊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本报记者 杨擎
今年48岁的代俊芹,2009年加入雅居园物业公司,从事秩序维护部部长,现任中医院保洁项目经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她仍不打算休息,为中医院的病人们维护卫生环境。
“代俊芹同志不管被安排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做。”雅居园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任秩序维护部部长期间,她不分白天昼夜心系小区业主安全,有时到深夜她都再跑回小区巡查一下才放心。
有一次,半夜2点左右,37号楼一间车库突然起火。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到代俊芹,她立刻来到起火现场协助消防人员灭火。“赶来现场的时候,并未觉得害怕,但由于时间较晚,路灯都关了,救完火才知道害怕,不敢回家。”代俊芹说,自己家住老汽车站附近,当晚只得鼓足勇气,壮着胆子回到家。
“节假日”对于代俊芹来说早已成了奢望,就连过年都要亲自到小区转一圈。“去年大年三十晚八九点钟,我吃过晚饭不放心,就到小区转转。”代俊芹说,正赶上二区某业主由于燃放鞭炮引发火灾。
为保证小区业主安全,代俊芹从事秩序维护部部长期间,24小时开机,从未发生过联系不到的情况。同时,她还有一颗尊老敬老的爱心,时常对小区的老人嘘寒问暖,帮助老人买米买面、打扫卫生。老人们对代俊芹也十分有感情,无论多私密的话都向她倾诉,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
自从接任中医院保洁项目经理以来,代俊芹便每天穿梭于每个病房楼之间。“保洁员的年龄普遍偏大,部分有点残疾且人员流动性大。”代俊芹说,自己在卫生部属于“年轻人”,赶上缺岗的时候,她就亲自上岗。
提起家庭,代俊芹说:“心每天都放在医院的卫生维护上,家里的卫生的确经常忽略。有时爱人问自己怎么没休息,我才意识到真的忘记了。”
□于海涛:13年来有危险冲在前
本报记者 梁越
谈及维持一方的社会安定,人们往往想到公安局民警。而济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四中队的中队长于海涛,自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治安管理基层一线,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日,记者来到济阳县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队四中队,见到刚出警归队的于海涛。“我的工作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本来常规工作就比较繁重,突发性的任务更是不能预测,事情来了就要走,哪里有急事就要到哪里去。”于海涛说。
35岁的于海涛介绍,自己2002年进入警队后就在基层派出所工作,2011年来到治安大队,13年来一直战斗在治安前线。“来到治安大队后,因为工作范围涉及到全县,所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很多事情都在意料之外,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像之前有个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男子突然发病,将家人打伤,试图将家里点燃。”于海涛介绍说,消防官兵到达现场,该男子手拿凶器将灭火的消防队员打伤,随后一手拿镰刀一手又拖着煤气罐跑到院子中间,吵嚷着谁敢靠近就与谁同归于尽。
待民警观察地形后,于海涛安排几名民警悄悄翻墙进入该男子后院准备,于海涛则拿着盾牌从正门将院门踹开,迅速靠近精神病男子冒险夺下了镰刀,在后院准备的民警则趁机将男子围住制服。“将精神病人送往医院后,我才发现胳膊被男子所拿的镰刀割伤了,像这种小伤在处理突发性案件时经常发生。”于海涛说。
此外,输油管线的安保也是治安大队的任务。由于管线都分布在田间旷野,这就要求民警只能工作在那里,并且还要在晚上工作,因此和家人是聚少离多,在于海涛的带领下,创造了全省输油气管线1757天零打孔的最好安保纪录。
2011年以来,于海涛带领治安四中队先后做好人好事150余件次,救助群众80余人,收到32面(封)锦旗、表扬信。“面对如此多的表扬,我们并没有骄傲,只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社会更加安宁。”于海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