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携农民工血汗钱逃跑
周村警方赴海南将其抓获,36名农民工已领到工资
2015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4日,工人们全部领到了血汗钱。  本报通讯员 于德忠 摄
     本报5月14日讯(记者 刘光斌 通讯员 于德忠) 包工头做假账提出农民工工资后,未发放便携款逃跑。近日,周村公安分局破获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并追回包工头侯某某拖欠36名外来务工人员的14.8万元工资款。
  2014年6月,济南市商河县居民老韩从一名四川籍工友那里获知,一名姓侯包工头正在召集木工,承包周村一个建筑项目。老韩召集了35名木工,在侯某某的组织下来到周村
  老韩等36名木工与侯某达成协议,以每人每天220元的工资承包下该工地的木工工程,同时约定木工可在8月份秋收时返家,届时侯某须支付其劳动报酬。然而到了8月份,老韩完成工程并索要工资时,侯某某却拿出一份工时表让众人填好姓名,并称将据此去建筑开发商处领钱。然而钱领出来之后,他却拿着这份填满工人姓名的工时表称,所有人已经领取了工资。4天后,工人再次找侯某某理论时,他已经消失了踪影。
  随后,36名外来务工人员四处投诉,并打听侯某某的音讯。今年2月份,周村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将36名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转交公安机关,周村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根据调查,认定该案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并予以立案侦查。
  民警调查发现,侯某某为四川人,随后便在春节前后奔赴四川,在其家乡周边摸排走访,并与其家人接触,然而始终未找到其踪迹。4月份,办案民警发现一条重要线索,侯某某很可能已经逃往海南省三亚市。民警通过调用广东省火车站的相关信息,确认侯某某曾在此地购买火车票去往海南。在海南三亚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民警最终在三亚某偏僻村落的出租房中发现侯某某踪影,并于4月7日将其抓获。被捕时,侯某某正在干着包工头的老本行,承包该村的一项农舍建筑项目。
  经审讯,侯某某对自己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供认不讳,并称当时之所以携款私逃,是因为在该工程之前,便已拖欠滨州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团体工资款。后经过警方对其本人及家属的劝说,侯某某最终筹集了14.8万元,全额返还了拖欠36名工人的工资。目前,侯某某已经被取保候审,案件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