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还有没获奖的吗
2015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阮直
  日前,中央巡视组对文化部进行专项巡视后,明确指出“文艺评奖存在过多、过滥和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问题”。如何遏止文艺评奖多而滥的乱象,已成如今文坛的当务之急。  
  现在,仅仅是国家级的各个协会、学会在民政部注册的文学艺术奖项就多达数百个,若不是专门在网上搜索这些资料,就是一个经常获奖的作家,可能都说不全目前文坛到底有多少奖。
  有人说,如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级的作家,如果不论大奖小奖,就没有没获过奖的作家了,有些作家获奖的次数比作品的数量还多。这样的作家也许读者知道他们名字,但就是不知道他们的作品。 
  不但如此,现在是文学大奖比文学大师多,有的评委的水平比获奖的作家低,有的奖宣传造势的效果倒比候选作品的知名度大,颁奖大会的开支比支付作品的奖金多,还有些奖项评委拿到的报酬比奖金高,评出的作品没人买账,颁奖大会却得到了重视。 
  为什么要设立文学奖?当然是要鼓励文学创作、选出优秀作品,但一些人却打着斯文的旗号,制造着荣誉,培植着名声,拉来商家的投入,打包出卖,形成了一条评奖的文化产业链。这样的做法,葬送的不仅仅是文学,也埋葬文学的纯真与良知。在有的奖项评选中,因为评审的不严格,讲人情甚至后台跑奖。如果不能公正地评选,不仅不能鼓励创作,反而亵渎了本是神圣的文学艺术了。
  文化部这次首先表态了,要把文化部所属的全国性文艺奖项41个减少60%左右;曾经获得批准的评奖活动共10项,拟取消3项;对保留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加强文艺评奖管理,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修订“文华奖评奖办法”。尊重市场和文艺规律,真正将艺术交给市场、交给大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