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水湾镇徐杨村徐全月:
身残志坚带乡亲开渔网公司
2015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艰难地骑三轮车
 到每个村庄收网

  无棣县水湾镇徐杨村是一个传统制作渔网的村庄,徐全月家也不例外。初中毕业以后徐全月就一直闲在家,父亲觉得他身体有残疾,家里能养得起他,不愿让他干活受累。但徐全月却不这么认为,他坚信自己可以做到正常人能做的一切。最后,父亲实在拗不过他,就让他干一些简单的零活而不至于闲着。
  “开始的时候就只负责打线,别的也不做什么,后来慢慢地想把渔网发展起来,就去别的村放网、收网了。”徐全月说。放网、收网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对于徐全月来说更是如此,但他依然坚持下来了,而且越做越好。“刚刚放活的时候,我都是骑着三轮车去的,因为织网没形成规模,好多地方的村都有,我就来回每个地方乱串。到后来每个地方不用我去了,他们就直接自己来送了。”
 成功办起小企业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2007年开春,徐全月骑着自己的机动三轮车独自一人外出考察市场,途径济南、聊城、郑州等地,最终在武汉取得了丰富的市场经验。2010年4月,在无棣县残联和水湾镇政府等多方的帮助下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徐全月创建了注册资本220万元的无棣县水湾镇徐氏网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渔网加工销售,具备抽丝、捻线、织网、染网、定型等一条龙式加工能力,生产网具加工从渔网扩大到安全网、农林防护网、农业种植网、网绳等,运往济南、天津到现在出口到东南亚地中海等地。
  “吃水不忘挖井人”徐氏网业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徐全月没有忘记家乡人,如果没有家乡人加工生产他根本就不会发展这么快,紧靠自己那点微薄之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自己富起来了,我一定会带领父老乡亲一块致富。现在周围的很多村民都在织网,他们做成半成品就卖到我们这里来,然后我们再加工做对外出口,现在国外的需求量比较大。”徐全月说。徐氏网业有限公司现已取得自主进出口贸易经营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地区、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当地28位残疾人
 成了公司的员工

  在徐氏网业有限公司厂房里面,记者看到了许多残疾人士。经打听得知,徐全月公司里面有28位残疾人,他们有的负责织网,有的负责维修,还有的负责仓库,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每当重阳节、春节等,徐全月都会带着慰问品去水湾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带去油、面、肉等慰问品;儿童节时去当地幼儿园、学校给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督促他们好好学习。徐全月还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慈善活动,2011年向残联捐款5000元,还向星火义工捐款5000元。他始终坚信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人生就有希望。
  他自幼下肢残疾左眼失明,由于双腿有明显的变形,平时只能穿运动装;他坚信正常人能干的活自己也能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一点才能让自己满意;他凭借着顽强毅力完成学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这就是无棣县水湾镇徐氏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全月,一位充满着自信、阳光和亲和力的人。

  本报记者 朱伟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