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杜氏民居古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岳阳村。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摄
在济南市文物局公布的“百座博物馆名录”中,位于南部山区岳阳村的民俗生态博物馆稍显特殊。虽然有博物馆之名,但它只是一座两层的石头古楼而已,里面也没有摆设整齐的馆藏文物。外人想进入,还得找到古楼的主人杜学军拿到钥匙。如何利用好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农民杜学军显然还没有更好的想法。
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于悦
走进岳阳村问路
无人知晓博物馆
“咱们这个村里还会有博物馆?”岳阳村上到村主任,下到普通村民,他们对所谓的民俗博物馆都是一无所知。但一提起村里的宝贝——那栋老建筑时,所有人都会指向北边的一座两层石头楼。尽管在几年前,这座始建于清朝的古楼已经被认定“具有一定保护价值”,但在村民眼中,它和高大上的博物馆还是丝毫没有关系。
位于历城区南部山区的岳阳村紧邻103省道,村口就是大小门牙景区。村庄坐落于山之南,因此得名岳阳,经常会有远足爱好者从山北侧的327省道进山,翻山越岭来到岳阳村,再坐67路公交车回济南。再加上岳阳村在前些年曾经兴起过岩石加工产业,因此村里人对时常出现的拿着相机的外地人并不感到新奇。
从2013年开始,进村的外地人明显多了起来,他们大多都是冲着一座古楼而来。岳阳村村主任介绍,这座古楼属于一户杜姓居民,里面根本没达到对外开放的程度,更说不上什么博物馆。尽管如此,这座背山而建的古楼不仅高出寻常民居不少,而且矗立在几座废墟之中,显得古朴而又威严。
百年杜家院
传至今日竟成宝
这座古楼完全由石头垒砌,外表呈土黄色,没有任何装饰,猛地一看,就和影视剧中日军炮楼一样。“这确实是一座军事建筑,只不过年份要比抗战早多了,就算是在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也没来过这里。”90岁的杜延栋一家就住在古楼下的一栋平房中。这里本是杜家大宅,古楼是宅院中最北侧的建筑,东、西、南三处房屋均已破败成废墟,杜延栋居住的房子就是在原东厢房遗址上建成的。
杜延栋回忆,这座古楼属于他的叔叔杜春兰。杜春兰无子嗣,按照农村的习俗,杜延栋的一个侄子杜学军被过继给了杜春兰当孙子。杜春兰去世后,杜学军就成了古楼的主人。杜学军也住在村中,但很少来古楼,古楼的大门也被锁住,上面落满了灰尘和杨絮。中午时分,杜学军赶来将古楼大门打开。进入古楼后,一层厅内堆着很多杂物,甚至连冰箱的纸质包装箱也横卧其中。整个室内没有木梁或石梁,所以厅内不拥挤。厅东侧有一个狭小石门,只容一人过身,这便是楼梯入口了。楼梯为封闭旋转式,空间极为局促。
顺着旋转式楼梯走上两圈,便来到了二楼,继续往上走,便可到达楼顶。楼顶呈弧形,四周垒有城墙垛口。“清代时,附近有山贼土匪出没,官府又远离此地,村民只能修筑这个碉楼自卫。”杜学军介绍。
“没想到俺爷爷留给我一个宝贝!”
手握传家宝
如何利用还没谱
杜学军今年68岁,站在古楼楼顶,他回忆,自从爷爷杜春兰去世后,这座古楼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当时觉着这个楼拆起来费劲,拆了也没什么用,就一直留在这儿,谁想到前几年被划成文物了。”说话时,杜学军开始在楼顶拔起了石头间冒出的野草,他说距离上次来这里,已经大半年了。
杜学军的妻子回忆到,前几年古楼刚刚被评为文物的时候,来村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村里经常会停上十几辆汽车,夫妻二人只能一趟一趟地跑去开门。“后来实在太累,再有村民过来找我,我就传话过去说我不在家。”杜学军夫妻二人热情好客,中午时分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还会主动生火做饭。他二人始终闹不懂,那个老破楼为啥会被那么多人当做宝贝。他二人除了为参观者开门锁门,也没有其他关于古楼的想法。
杜学军夫妻现在务农为生,下个月家里的近百棵杏树结果后,他们计划拉到七里山去卖。这个古楼以及它承载的历史,现在仍然离二人的生活中心很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