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要哭得美,醉,也要醉得美”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霍晓蕙    

  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张春秋老师,也曾听京剧界人士谈起张春秋老师的表演艺术,她对京剧之“美”的追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82岁时,在“齐鲁名家进北大”系列活动中,张春秋在北大百年讲堂彩唱梅派名剧《贵妃醉酒》,一时艺惊四座,好评如潮,名动京城。她曾说:“舞台表演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哭,要哭得美,醉,也要醉得美。”
  张春秋认为,对好的传统剧目,要不断地研磨细节,填补欠缺,如,她演过多次的《贵妃醉酒》,原来剧情中有个细节不太合理:皇上约了贵妃娘娘,却又突然驾转西宫,在贵妃等皇上的过程中,太监高力士不应该一点都不知晓,所以后来她做了如下改动:当贵妃边唱边走接近百花厅时,增加了高力士一个打探的动作,并添加了高力士与裴力士的哑语交流,这样,逻辑上很合情理,戏也更好看了。张春秋还说,舞台表演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哭,要哭得美,醉,也要醉得美。她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手势动作,如将两手捂眼拭泪改为手指轻点腮颊,看上去更轻盈美妙;她醉酒的步子不踉跄、不瘸拐,而是踮着脚尖斜靠歪乜,这样,她便把一个由期待到失望、再到哀怨乃至借醉酒宣泄心中愤懑的杨贵妃那娇骄嗔恨的醉态和婀娜多姿的身段表现得美轮美奂。
  张春秋还经常谈到“文戏要武唱,武戏要文唱”。文戏武唱就是要加快节奏。张春秋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她知道过去一出戏一唱三四个小时,那是因为穷老百姓买票看戏不容易,不能很短的时间就把人打发了,所以会有很长的过门和很多的拖腔、废锣。现在不同了,物质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要剪除那些让人生厌、冗杂拖赘的过程,一般一出戏掌握在一到两个小时,让人家还没有看够戏就结束了最好。武戏文唱,就是要将一些武打动作明显化,一招一式都要做到位,让人看明白。当然,她深知这种改革不能对京剧“伤筋动骨”,如果改得没有京剧味儿了,那就不叫京剧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