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
“字甲天下”状元夺魁 “清四家”半数出其门下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少年时期,邓钟岳就在父亲建造的“东园”读书学习、练习书法。康熙六十年,邓钟岳进京赶考,殿试成绩名列前茅,主考官将前十名优秀答卷呈送皇帝,以定状元、榜眼、探花。登基六十年,写字好的文人可谓车载斗量,可胜过邓钟岳的却难找。康熙一高兴,御笔一挥,“文章平平,字甲天下”,就这样钦点了状元,古往今来可谓一奇。至此,东昌邓氏一族达到鼎盛。
  邓钟岳一生宦海沉浮,但他为人刚直端厚,谨慎守礼,并乐于扶持后进。邓树堂介绍,他根据史料记载得知,“清四家——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中,刘墉和梁同书都是他的学生。”清代中期擅长书法的人众多,尤其以这四人的书法享誉大江南北,被称为“清四家”。其中,邓钟岳与刘墉的父亲同朝为官,而梁同书是邓钟岳任浙江学政的时候,从小就带起来的学生。
  邓钟岳的书法墨迹遍及海内,据载,古城名胜万寿观楼阁两壁上的“龙”、“虎”二字,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重修护城堤碑的字也由邓钟岳所写。
  史料记载,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和八年(1730年),聊城连续两年发大水,护城堤被水冲毁,聊城古城墙受到严重威胁。时任聊城县知县的蒋尚思,在取得清朝中央政府的批准后,于雍正九年(1731年)五、六月间,率领聊城人民奋战四十天,重修聊城护城堤。为了纪念这一壮举,蒋尚思亲自撰文,请时任礼部侍郎的聊城籍状元邓钟岳书丹,镌刻《重修护城堤碑》立于堤上。此碑数次被毁,但碑帽尚好,现存放于山陕会馆。   
状元画像。 (邓树堂提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