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秧歌 扭出精气神
郓城首届秧歌文化艺术节在郓邑·水浒国际商贸城完美落幕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郓城剧协主席郁清表演戏曲《欢天喜地把我请》。
  县体协舞蹈《芦花美》精彩演出。
  郓城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
  一支获得冠军的队伍在台上合影留念。
  潘东秧歌队表演节目《步步登高》。
  最大参赛者许桂英(中)和队友合影留念。
  最小参赛者邵艳婷(左)和队友合影留念。
     文/片 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刘腾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多姿的秧歌扭起来,激情的舞蹈跳起来……经过十多天的角逐,由郓城县委宣传部、郓城县文化体育局主办,郓城圆之翰置业有限公司、郓城县民间艺术秧歌协会、郓城县舞蹈协会承办的郓城县首届秧歌文化艺术节在郓邑·水浒国际商贸城完美落幕。此次评出冠军两名,亚、季军各一名和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5月16日,郓城县首届秧歌文化艺术节经过十几天的激烈角逐,完美落下帷幕。为鼓励秧歌、广场舞队伍,继续扩大发扬秧歌舞蹈文化,当日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举办颁奖典礼。
  据了解,在此次秧歌文化艺术节中,冠军被乐园社区秧歌队和八里河社区秧歌队摘取,亚、季军分别花落水堡乡魏坝村、唐塔西苑社区秧歌队,另外还有30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队伍均得到了由郓城圆之翰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大鼓或音响等设备奖励,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颁奖典礼现场人如潮涌,热闹非凡。颁奖环节间隙,郓城剧协主席郁清、爱心农民歌手贾崇珍、山东梆子演员陈爱芝、青年歌手郭远、古筝表演者李淑梅等郓城文艺精英为大家献唱,八里河扇子舞、县体协舞蹈、胜利舞蹈队、玉华舞蹈队等秧歌、广场舞队伍为大家献舞,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节目轮番上演,不时博得观众阵阵掌声,为人们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据介绍,此次秧歌文化艺术节通过文化展演、文化引导、文化育人的方式活跃了郓城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助推了郓城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秧歌文化艺术节结束后,在郓邑·水浒国际商贸城还将举办夏季啤酒美食节、秋季建材家装文化节、冬季海宁皮草展销会,进一步丰富郓城人民的文化休闲生活。
78岁舞者许桂英:秧歌给了她健康和快乐
  每当夜幕降临,唐庙乡三屯村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便会热闹起来,这时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来到广场休闲,人们伴随着快乐的音乐扭起秧歌,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孩子也加入到队伍中来,处处洋溢着快乐祥和的气氛。
  今年78岁的许桂英老人是这个村里最早扭秧歌的,也由她和几个热心村民发起组起了秧歌队,这一扭就是14年。她说,跳了十多年的秧歌,把她一身的病都治好啦。原来,许桂云曾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等疾病,那会儿下蹲都难,而如今坚持扭秧歌的她能蹦能跳,身板更硬朗了。
   在许桂云的带领下,三屯秧歌队参加了郓城县首届秧歌文化艺术节,并获得了一等奖。对于成绩许桂云感到满意,作为此次秧歌文化节年龄最大的参赛者,她说,他们并没有把名次看得太重,扭秧歌是为了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参加文化节更多的是为了和其他队伍交流经验和心得,把秧歌舞更好地扭下去。
8岁舞者邵艳婷:秧歌让她的童年更多彩
  在此次秧歌文化艺术节上,来自郭屯镇的邵集村秧歌队一亮相便引起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他们派出了12个小孩组成的队伍参赛,虽然没有专业的秧歌服,孩子们人小舞不赖,伴着快乐的音乐,孩子们一个个扭的欢快。
  邵集村秧歌队负责人孙桂云说,他们村组建秧歌队有八九年了,伴随着跳秧歌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孩子们也加入到了队伍中来,每逢周末或假期都会跟着大人扭起秧歌来。“小孩子学啥东西都快,这次参赛的节目只学了两天,就拿了三等奖。”孙桂云对孩子们的表现挺满意。
  16日颁奖典礼,8岁的邵艳婷和9岁的杨静怡作为秧歌队代表前来领奖。拿到奖励的小艳婷十分兴奋,她说,她很喜欢扭秧歌,这是她放学后最爱做的事,秧歌给了她丰富多彩的童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