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辈子,竟能住上新楼房”
莒县城阳街道塘子村50天完成拆迁,370户村民喜迁新居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住上崭新的楼房,刘佰爱非常享受。
   文/片 本报记者 彭彦伟  
  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塘子村370户村民,全都住进了精装修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除此之外,每户还获得了10万元的现金补贴。而新建成的沿街商铺,将出租出去,租金用作年底村民分红。


  可望不可及的楼房
如今住上还有补贴

  18日上午10点,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塘子村村民刘佰爱,吃完早饭后在小区里溜达,刚种植的绿化苗木有些她之前都没见过,“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崭新的楼房。”57岁的刘佰爱笑着说,2014年之前,她和普通的农村人一样,靠种点地打点工维持生计,虽然日子过得并不是多累,但是想要买一套楼房,还是有些可望不可及。
  2014年,刘佰爱所在的塘子村开始拆迁搬新居,每户补偿一套120㎡到143㎡不等的精装修楼房,还给补贴10万元现金。记者在刘佰爱家中看到,三室两厅的房子收拾得非常干净,地板甚至都能照出人影来。今年1月底,她正式搬上这套楼房。
  据介绍,按照村里规定,一到三楼的住户,除了现金补贴外,还有额外补偿,刘佰爱家的电器、沙发等都是村里给配置的。“做梦也没想到,有些城里上班的亲戚买房子现在都还有房贷,我们现在不但住上这么大的房子,而且村里还给现金补贴。”刘佰爱笑着说。
  和刘佰爱一样住上新楼房的,还有塘子村其他近370户村民,去年年底,他们都统一搬上了新楼房。
先建楼房再拆迁
给村民省去麻烦

  城阳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欣介绍,根据县里规划,塘子村从去年开始进行旧村改造。前期,街道以及村干部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村民的诉求和利益。
  在意见征求过程中,塘子村充分发扬公开、透明、民主的原则,所有政策一律向村民公开,而且还请村民代表监督,所有补偿都一视同仁。
  为了最大程度给村民提供方便,塘子村采取了先搬上楼房后再拆除原有房屋的方法,避免村民再房租造成多次搬家的麻烦。今年三月,所有村民都搬上新楼后,整个拆除旧村工作只用了不到五十天时间完成。
  该村还建成了百套左右的沿街商铺,装修完毕后,这些商铺将对外出租,而租金将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作村民年底分红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