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把钢牙套“吃”进气管
牙套有四厘米长,老人高烧不退三天后才发现
2015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淄博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夏拥军6年收集了80多瓶取出的异物。本报记者 刘晓 摄
     本报淄博5月20日讯(记者 刘晓 通讯员 高丽) 近日,临淄一八旬老人将4颗假牙及约4厘米的钢牙套“吃”进了气管,三天后才被发现,最终通过手术取出。
  11日下午,淄博市中心医院北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了一位病情危急的患者,高烧不退、呼吸微弱、咳嗽困难。据其亲属介绍,患者杨先生83岁,呈半昏迷状态卧床一年多了,患有心脑血管病、肺炎和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从5月8日开始,老人高烧不退并拒绝进食,由于老人无法自述病情,家人把他送进临淄一家医院。当医务人员为老人插胃管时发现其假牙“不翼而飞”,随后通过CT检查发现在其右侧支气管内卡有异物,老人立即转入淄博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检查,发现共有4颗假牙连着钢牙套掉进支气管,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肺功能。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立即实施镜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市中心医院咽喉科主任医师夏拥军说,取出来的牙套整整4厘米长。术后老人咳嗽和胸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据夏拥军介绍,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意外事故,老年人及脑血管病患者,其生理机能减退,在进食和喝水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常见的异物有瓜子、花生米、豆类及带核的食物、笔帽等。异物吸入气管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呛咳,继而伴有呕吐、呼吸困难等。但因异物卡在气管内的部位不同而症状轻重不同。如果异物嵌顿于一侧支气管内,而另一侧气管还能维持功能,则上述症状可以暂时缓解一段时间,但大多数患者仍有阵发性咳嗽、睡眠时有喘鸣音。”夏拥军提醒,避免气管异物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发现在进食时发生剧烈咳嗽、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确诊后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将异物取出,早期治疗可以完全恢复,一旦延误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