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布最大承载量能否破解黄金周拥堵
2015年05月2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杭州西湖景区游客爆满,断桥上黑压压一片,只见人头不见桥头。济南也出现了景区内人挤人,景区外车挤车的景象。每到黄金周,各个景区景点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已经成了定律,景点的人多得前胸贴后背,自驾游到了景区两个小时停不下车,景区内小树草坪遭殃,游客参观、吃饭、上厕所排长队受罪……这种旅游不仅没有丝毫舒适度可言,更是背离了旅游的初衷。
□蒋波
年初,国家旅游局下发《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5月19日,山东省旅游局发布了我省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公告,我省各大景区都公布了各自的日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其中,泰山风景名胜区日承载量114000人次,瞬时承载量70000人次;曲阜三孔景区日承载量60000人次,瞬时承载量9000人次;天下第一泉景区的趵突泉景区日承载量68700人次,瞬时承载量22900人次;青岛海滨风景区日承载量666070人次,瞬时承载量54570人次……
那么,承载量这个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据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有关人士介绍,在核定景区承载量的时候,要结合景区敏感目标,考虑到空间、设施、生态、心理、社会多个方面,包括景区面积、有效游览面积、年均客流量、停车场停车位数、景区周围缓冲区承载量、绿化面积标准、噪声管理标准、垃圾最大处理量等。首都经贸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李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通过一个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一个景区由1到i个景点构成,那么每一个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去除以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也就是基本的空间承载标准,那如果把所有景点加起来的话那就是瞬时这个景区能够承载游客数量。公式确定了,变量就是关键,两个变量当中,景区具体面积没有争议,这个时候空间承载标准就成了核定最后数值的重中之重。比如泰山和三孔肯定不能执行统一标准,于是空间承载量分为了文物古迹、主题公园、古建筑、古街区、古典园林、山岳、文化遗址七大类。
“红线”划出来了,但一些游客仍然担心:即便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是精准和科学的,谁又能保证景区的客流量信息就是真实可信的?毕竟景区原来一直奉行游客量多多益善的原则,景区经营者能否在具体实践中恪守这一“红线”?同时有游客认为,如果外地游客开了好几个小时的车到了景区门口,才被告知因为“最大承载量”无法进入,更容易激起游客的不满和投诉。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景区也可通过门票预约的方式及时掌握游客出游信息,并向社会发布。
相关链接:
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