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淘宝项目在邹城落地
15家村级服务站试运营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农村淘宝项目在邹城落地。
     本报记者 黄广华 通讯员 王磊 刘胜兵

  2014年10月初,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千县万村”计划,面向广大农村构建城乡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邹城市作为济宁唯一的试点县,于今年2月28日正式启动了农村淘宝项目。目前,首批15家村级服务站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市级运营中心装修工程进展顺利,将于近期运营。
项目列入百项重点工程
  把农村淘宝项目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举措,列入全市百项重点工程,加强指导、强化扶持,努力培育壮大电商产业。市级层面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村淘宝项目实施。市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15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形式,支持农村淘宝项目、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和电商人才培训。同时,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各镇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营造农村电商发展氛围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和业务培训,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关注、支持、参与农村淘宝项目建设。坚持面向城乡,充分利用电视台、外宣网、《新邹城》、手机报等市级新闻媒体和沿街部门单位电子显示屏、车载媒体等,集中播报招募公告、广告视频、宣传标语,全方位提升农村淘宝项目知名度、影响力。按照统一标准,在镇村显著位置粉刷墙体广告、悬挂横幅,利用农村“赶大集”、入户走访等形式发放明白纸、宣传页,让更多农民了解淘宝、走进淘宝。组织开展“万人大培训”活动,通过外出学习和邀请阿里巴巴讲师授课、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积极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目前,已完成农村淘宝专题培训9个镇3300余人次,后续培训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年底还将举行农村淘宝竞技大赛,努力掀起电商创业热潮。
300余人参与首批遴选
  在充分借鉴吸收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邹城市农村实际,通过电视台、外宣网、微信平台、现场招募等多种途径,高频次发布农村淘宝项目招募公告,吸引返乡青年、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等300余人参与首批村级服务站遴选。市农村淘宝项目工作推进组会同阿里巴巴运营团队组成实地考察组,利用1周时间对13个镇200余个村级服务站申报点逐一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所在位置、人员流量、经营状况等情况,严格按照遴选标准进行打分评比,最终选定首批15家村级服务站,并组织开展1天1夜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全面提升服务站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首批服务站能够“上线即运营”。
引导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依托鲁南电商产业园,加快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市级运营中心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创业融资、商务办公、生活配套等集成性服务,努力构建网商群体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产业链。凫山街道集中投入600万元,实施电商产业园环境提升工程,市级运营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完成场地装修1800平方米,户外标示牌安装、网络光缆铺设等工作全面完成,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的110件电脑、电视全部到位,市级运营中心和首批15家村级服务站即将正式开业运营,初步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带动下,鲁南电商产业园先后吸引圣家乐购、海蓝科技、圆通快递等24家电商物流企业入驻,聚美优品、唯品汇等20余家电商企业正积极洽谈入园事宜,今年1至3月份网上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预计2016年将实现网上交易额5亿元,安置就业人员800人以上,全市电子商务呈现出产业集聚、扎堆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