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进校园,600余师生受益
2015年05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校园简讯 
  本报济宁5月24日讯(通讯员 王春丽) 5月22日,山东公明政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济宁仲裁委员仲裁员、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候选人主讲人孙方杰应邀到枣店阁中心小学,参加了“加强学生法制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法制教育报告会。全校6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法制教育课上,孙律师围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宣讲,并针对学校人身安全问题,从安全出行、青少年违法犯罪、网络的危害等方面,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对学生们进行形象、生动、严格的规范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她号召全校学生遵纪守法从小做起,教育学生机智、正确地避免各种侵害行为,切实增强自身防范能力,督促学生知法、懂法并守法,做一名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会场上师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同学们边听边记,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通过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自救能力,还教育学生们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南池小学有了“名师培养工作室”
  本报济宁5月24日讯(记者 刘兴权 通讯员 袁媛) 为助推教师成长,济宁市南池小学成立了“名师培养工作室”,专门聘请了济宁学院中文系彭兴奎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21日,济宁市南池小学“名师培养工作室”读书交流活动如期举行,工作室青年教师向彭兴奎教授汇报了近期读书学习的情况及碰到的问题,彭兴奎教授针对性的就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指导老师们“践行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的人人上好常态课的理念。
  南池小学教导处主任国海霞告诉记者,“名师培养工作室”活动已经开展一年了,活动将以三年为周期,培养具备先进教育思想,较高人文修养,过硬专业能力,学生和家长认可,有成果发表,成绩突出,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教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