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朱永新做客齐鲁大讲坛。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阅读,对人有多大的影响?在浅阅读时代,该如何阅读?5月3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做客齐鲁大讲坛,与听众分享该如何读书,本报齐鲁壹点客户端进行了同步直播。
本报记者 王光营 许亚薇
中小学生要读什么? 读经典,读那些 描写美好世界的书
“孩子六年级了,到底该读些什么书呢?”5月31日下午,现场一位家长的提问道出了不少为人父母者的心声。
朱永新讲起莫言荐书的事。“在莫言的作品里,大部分描写了祖宗不光彩的东西,这里面的内容并不适合推荐给中小学生。”朱永新说,他后来跟莫言商量,莫言自己选了一本《学习蒲松龄》,认为这本书很适合中学生读。
朱永新说,青少年阶段,要读一些经典,同时,不把社会的丑恶展示出来,而是把世界的美好呈现给孩子们。“伟大的文学著作都有这样的共鸣,在童年给孩子们最美好的东西,让他们的心灵温暖,更有阳光,有益于孩子成长。”
“我看了中国数百所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太少。”朱永新痛心地说,中小学图书大都是谁价格低用谁的,不少出版社甚至把卖不出去的书卖给学校,安徽一所小学图书馆里竟然有医院管理大全,还有讲怎么赚钱做生意的。
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能力决定 个人职业发展
“真正的大师,在很多名校我们也看不见,真正的大师都在图书馆里。”朱永新表示,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最关键、最基础的就是阅读力。
朱永新说,北京的几十所大学成立了首都大学生阅读联盟,联盟既有名牌大学,也有很普通的学校,让他去做讲演时,他对学生说,虽然你们来自不同的大学,但这并不是造成你们差异的根源,重要的是你们真正读了什么书。
朱永新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真正决定一个人收入高低的并不是学历,而是他的阅读能力。
据介绍,学历高低虽然会影响就业的机会,但是学历相当的时候,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的概率要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情况。
读网络小说好不好? 含金量总体不高 上瘾后影响学业
“我女儿是初一学生,喜欢网络小说,不太喜欢传统名著的纸质书,怎么办?”一位家长表示,现在很多孩子用智能手机看网络小说,让家长很头疼。
朱永新认为,年轻人喜欢网络阅读很正常,但他不主张大量阅读网络小说。
朱永新说,互联网让我们的阅读更快捷、更平等、更互动,但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存在不少缺点。网络小说一般是连载的,阅读上瘾后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学业。从质量上看,网络小说的含金量总体上不如经过时代大浪淘沙选择下来的书,为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值得。
他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挑选一些国内外著名的青春小说,让孩子慢慢过渡到纸质经典上来。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分析什么样的阅读对成长是有利的,让孩子真正能管理好自己。
传统文化热如何应对? 传统文化教育 靠说教会流于形式
“传统文化很热,可到底该让孩子如何学习呢?”有家长说,很多学校都开了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诵读《弟子规》,但好多都流于了形式。
朱永新说,“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缺失,近几年传统文化热是个好现象,但必须系统研制、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他表示,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和妄自菲薄都会种下苦果。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为此,国学、音乐、武术等都应该走进课堂,并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进生活。”朱永新说。
为此,朱永新多年来一直推动“新教育实验”,核心就是要“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希望学校教育能够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些内容不能通过说教来进行,而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精髓。”朱永新表示,可以考虑把9月28日的孔子诞辰设为国家阅读节,将传统文化和阅读结合起来。
阅读不够有啥后果? 缺少积累难创新 到处都是中国式模仿
近日,复旦大学宣传片涉抄袭被人热议。不少人感慨,中国人的创新智慧去哪儿了?
对此,朱永新说,“中国式模仿”已经被大众默默接受。在互联网界,很多知名网站都是“模仿”出来的,热播的一些真人秀节目,更是买了国外版权,复制粘贴“别人的智慧”。
“创新需要一个引进、吸收、消化的过程,目前,可以说我们处于一个创造的最基础阶段,那就是模仿。”朱永新说。
在朱永新看来,阅读、学习都是知识和智慧的积累,积累得越多,创新的基础和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读越多的书,就会拥有越多创新的基础。
朱永新说,阅读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的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能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阅读紧密相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